第10章(1 / 3)

“你懂得這樣想就最好。”楊月容繼續說:“麗質,雖然十月懷胎是很辛苦。不過,當你感覺到,肚子裏麵的孩子一天一天長大的時候,你就會覺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長樂公主下意識用手摸自己的肚子。

長樂公主和長孫衝來到城樓,他們遙望昭陵。長樂公主說:“母後,兒臣已經懷有四個月身孕。你放心吧!兒臣會好好安胎。兒臣和衝哥會好好教導我們的孩子,撫養他成人,你在天之靈可以安息。”

晚上,睡覺的時候,長樂公主覺得腿抽痛,就起床想按摩一下。過了沒多久,長孫衝也跟著起來。長孫衝問長樂公主為什麼起床?長樂公主告訴他腿抽痛,長孫衝馬上為長樂公主按摩。一會兒,長樂公主覺得沒事。可是她又覺得餓,長孫衝吩咐嫣紅做幾個小菜給長樂公主。長樂公主吃完之後就睡覺,長孫衝和嫣紅也睡覺。

長孫衝陪長樂公主到後院散步,長孫衝說:“麗質,你覺得累不累,我們到涼亭裏麵休息一下。”長孫衝把長樂公主扶到涼亭裏麵坐下,長樂公主突然覺得肚子很痛,長孫衝著急地問:“麗質,你怎麼了?”長樂公主說:“是孩子用腳踢我。”“孩子用腳踢你?”長樂公主叫長孫衝去感受。長孫衝蹲下來,把頭挨到長樂公主的肚子上。過了一會兒,他開心地說:“我聽見了,孩子在動,他在動。”長孫衝把手放到長樂公主的肚子上,說:“孩子,你聽著,你母親懷你的時候很辛苦,你要聽話,不要老是用腳踢麗質,知道嗎?”長樂公主用手指頭碰了長孫衝的鼻子一下,笑著說:“傻瓜。”

一天,長樂公主打算到街上買玩具給肚子裏麵的孩子,長孫衝陪她一起去。走著,走著,他們發現其中一個地攤的玩具很可愛,就走到那個地攤去。長樂公主和長孫衝覺得,無論是小鼓還是布娃娃都一樣可愛,他們決定買一個小鼓、一個錘子和一個布娃娃,一共是九緡錢。

這天早朝,文武百官以“天下太平,四夷賓服,詣闕請封禪者,首尾相屬”為由,集體請求封禪。唐太宗李世民說:“眾卿皆以封禪為帝王盛事,朕不是這樣想。若天下大安,家給人足。就算不封禪,也沒有什麼關係。昔日秦始皇封禪,而漢文帝不封禪,後世豈以漢文帝之賢不如秦始皇?而且事天掃地而祭,何必登泰山之顛。封數尺之土,然後可以展其誠敬。”文武百官不聽,繼續勸道。七嘴八舌,弄得唐太宗李世民也有些心動。想了一會兒,決定前往泰山封禪。

魏征出列班,搖手直說不可。唐太宗李世民心裏有些不高興,冷著臉問道:“魏愛卿,朕希望你直截了當說出你的意見,不要有所隱諱。你不讓朕去封禪,是朕的功績不夠高嗎?”魏征伸出大拇指說“高矣”。唐太宗李世民再問道:“是朕的德行不夠厚嗎?”魏征說“厚矣”。唐太宗李世民又再問道:“是大唐不夠安定嗎?”魏征說“安矣”。“是四夷還未臣服嗎?”魏征說“服矣”。“是年頭不夠豐稔嗎?”魏征說“豐矣”。“是上天的符瑞未到嗎?”魏征說“到矣”。唐太宗李世民拍了一下龍案說:“好,然則為何不可封禪。”

魏征伸了伸袖子,侃侃而言:“陛下雖有此六者,車駕東巡,千乘萬騎,其供頓勞費,花費巨大。而且陛下封禪,則萬國鹹集,四夷君長,皆當扈從。今自伊、洛以東至海岱,煙火尚稀,灌莽極目。突厥雖滅,但薛延陀蠢蠢欲動,隨時會進犯大唐。賞賚不足,不能滿足遠人之望。給複連年,不償百姓之勞,崇虛名而受實苦,這就是臣不讓陛下封禪的原因。”

魏征說得極有道理,唐太宗李世民雖然心裏有些不服,但是他知道魏征是一個熱血忠臣,所言所行都是為了社稷永固,決定把封禪的事就此作罷。唐太宗李世民說:“貞觀以前,朕定天下,周旋艱難,是房愛卿的功勞。貞觀之後,納忠諫,正朕違,為國家長計,為魏愛卿的功勞。”唐太宗李世民說著,命趙公公拿來兩把佩刀,一把賜給房玄齡,一把賜給魏征,頓時引來滿朝文武羨慕的目光。

天下承平日久,做皇帝的未免懈怠起來,魏征時刻敲他的警鍾,唐太宗李世民有些不耐煩。魏征當著文武百官的麵,話說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臉上。魏征說唐太宗李世民在貞觀之初,號召百官上諫。三年以後,見諫者悅而從之。近一、兩年,隻是勉強受諫,心裏卻始終不想買賬。唐太宗李世民覺得魏征憑什麼這樣說?魏征一件一件地說出來。唐太宗李世民聽了魏征的一番諫言,意有所悟。

魏征回到自己的府第,夜不能眠,乃披衣起床,奮筆疾書,寫成《諫太宗十思疏》。之後,魏征修改幾遍,這才鄭重其事地呈給唐太宗李世民。《諫太宗十思疏》論述全麵,就事論人,實為帝王統治天下的準則。唐太宗李世民攬表大喜,拍著奏章對文武百官說:“魏愛卿的這份奏章乃固國本、保社稷之匡議,儲存起來,傳於子孫。”

歲月無情,年老體衰,嘔心瀝血為國操勞的魏征,即臥床不起。唐太宗李世民知道這個消息,禦駕親臨魏征的府第,前來探視。唐太宗李世民覺得魏征的府第太寒酸,命將作少匠為魏征建幾間正屋,還命人送桌椅板凳、床被褥等生活用品。魏征臥床期間,唐太宗李世民常常派人往來探問,藥物更賜遺無算。

魏征的病一日重於一日,李安儼飛馬來告,說魏征眼看不行了。唐太宗李世民大吃一驚,立即起駕前去探視。唐太宗李世民趕到魏征的府第時,魏征已經穿上朝服,紮上玉帶,靜靜地躺在床上。唐太宗李世民看在眼裏,心裏難過,撫著魏征留下眼淚。魏征喘了幾口氣,用盡最後一絲力氣,說家事無須慮,但憂社稷事。當天夜裏,唐太宗李世民夢見魏征的音容笑貌,一如往日。天亮時,魏征靜靜離開人世,時年四十六歲。

魏征去世,唐太宗李世民震動不已。早餐也沒吃,即趕到魏征的府第,親臨痛哭。即在靈前和房玄齡等人安排魏征的喪事,贈魏征司空,相州都督,諡文貞。魏征生平儉素,隻用布車載靈柩前去下葬。下葬這天,唐太宗李世民命文武百官將靈柩送出郊外。

唐太宗李世民又命人到魏征府第,檢閱魏征生前的書函。其中有一奏章僅成章稿,還沒來得及修改眷抄。唐太宗李世民見這紙沒有完成的奏章,心中痛惜一代良臣的隕落,他歎息道:“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寶此三鏡,以防己過。如今魏愛卿逝世,朕亡一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