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提高認識,加大培訓力度,著力研究市場。一是組織社員到先進地區參觀學習,學習借鑒外地的先進經驗,加快普及三新技術,即新品種、新項目和新技術。合作社聘請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人員講課,現場傳授新技術,發放新版的科普讀物提高技術,拓展思路,生產出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二是著力研究市場,市場是交易的場所,是價格的體現,需求體現價格,價格體現收益,了解市場交易網絡。
3.整合優勢資源,提升市場應對能力。農民專業合作社要逐漸整合全縣農牧產業生產經營、管理經驗等諸方麵的優勢資源,在管理模式、共享資源、統一銷售等方麵多下工夫,增強農民的整體競爭力和抵禦風險能力。要建立信息服務平台,完善各項規章製度及各類檔案,提供良好的服務環境,這樣合作社才能規範建設、高效運營。
4.重品質強管理,提升運營能力。要完善各項生產措施,確保生產安全產品。每個生產環節都要實行統一管理、統一標準、統一規格、統一收購價格、統一技術服務、統一產品銷售六項措施,製訂生產質量控製措施及質量溯源管理、質檢員管理等製度。要通過科技培訓提高社員的整體素質和意識,特別是化肥和農藥的使用,要嚴格按操作標準,杜絕超量、亂上農藥和化肥,提高社員的種植技術和質量意識、誠信意識、團隊意識。這樣的農產品才會受市場歡迎,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
5.創品牌出特色,闖市場謀發展。一是大力實施品牌戰略,積極培育、扶持和發展名牌產品,打造寧城特色品牌、擴大銷售規模。“塞外寶”牌蘆筍參加赤峰農博會,獲農博會優質農產品證書;紅玫瑰火龍果專業合作社種植的火龍果在沈陽、大連等地火熱銷售;新成立的由五家蔬菜產銷合作社組成的聯合社已將精心挑選的品牌黃瓜和西紅柿,用標有“蒙安”、“塞外寶”等字樣的小包裝遠銷北京、沈陽各大蔬菜批發市場。要扶持好和利用好這些品牌,使其成為一張張市場明信片。二是蔬菜產品主要銷售渠道是蔬菜批發市場,售量比例達90%,再通過蔬菜批發市場經紀人將蔬菜銷售給客商,客商再將蔬菜產品遠銷全國各地。要減少中間環節,從而減少中間費用,增加收益,進一步啟動農副產品配送中心建設,使銷售渠道進一步拓展,運營能力進一步增強。
6.政府要加大扶持引導力度,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工商、稅務、計劃、財政、銀行、信用社及農口各部門對農民合作社的發展要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在產業政策、土地政策、融資政策、技術信息等方麵製定優惠政策,開辟綠色通道,搞好綜合服務,從而促進農民蔬菜專業合作社穩步健康地發展。
我們堅信,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引導下,通過以上諸多合理化的建議和合理的發展方式,寧城縣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一定能穩步、平衡、經濟、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