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題庫係統的高職高專教考分離模式探索
考試研究
作者:周愛民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職高專“教考分離”的實施現狀,介紹了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在推進題庫建設實行“教考分離”方麵所做的工作,闡述了在實施“教考分離”過程中碰到的問題並提出了解決的方案和意見。
關鍵詞: 題庫係統 高職高專 教考分離模式
一、高職高專“教考分離“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高校的擴招和本科院校的逐年增加,高職高專生源質量逐年下降,學風和考風每況愈下,一直沿用的“教考合一”的考試方式弊端更加明顯。害怕學生成績不好,老師被迫進行“考前輔導”,劃重點,甚至會透露試題,結果在學生中“平時不用功,考試靠老師”的現象時有發生。考試的人情味越來越濃,根本無法發揮應有作用[1]。教育部在《關於全麵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幹意見》(教高[2006]16號)中指出:“在提高教學質量,加強學校內涵建設的新形勢下,眾多高職高專院校采用的傳統的‘教考合一’的考試模式,不能很好地監控和評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不能客觀公正地評價和培養高技能人才,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學生的需要。因此,改革現有的考試模式,勢在必行、刻不容緩。”20世紀90年代以來,大多數高職高專就開始嚐試教考分離模式,主要有如下方式:
1.兄弟院係之間互換試卷。
這種方式弊端很多,兄弟院校老師相互熟悉了解,透題的現象仍有發生,而且考試組織複雜麻煩,僅少數學校在個別課程中采用。
2.建立試卷庫。
教務處對一些大型公共課和基礎課,組織老師一次出8~20套試卷,考試由教務處抽出一套試卷組考。這種方式是目前很多高校采取的一種教考分離的模式,但高校課程比較專業,同一門課程的任課老師比較少,局限於大型公共課和基礎課。
3.建立試題庫。
國內外高校嚐試實行基於題庫的教考分離的高校有很多,但都沒有取得良好效果。有的高校題庫沒能大規模建設好,僅少數幾門任課老師比較積極的課程才勉強完成,有的高校題庫建設好了,但由於種種原因沒能真正使用,有的高校題庫沒能按時更新,知識點過期,題庫的更新跟不上知識點的更新,題庫慢慢被淘汰。教育部《高職高專考試方法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研究組的調研報告指出:高職高專學校在題庫建設方麵存在很多問題,各校考試題庫建設進展緩慢或停頓,大多數院校對題庫建設缺乏內在動力,建設成效甚微。普遍存在題庫數量少,覆蓋麵小,僅少量基礎課、公共課有成型題庫;題庫類型單一,多為試卷庫,計算機題庫少;多數已建成的題庫被束之高閣,建而不用。
對於高職高專來說,課程設置多,每門課程的任課教師少,隻有建立試題庫,才可能大規模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考分離。
二、我校積極探索基於題庫的教考分離
考風是學風的牛鼻子,抓“學風”首先必抓“考風”,這一點我校上下基本形成了一致意見。近年來,我校在教務處的組織下,積極做好了誠信考試宣傳,對監考老師加強了培訓,加大了防控舞弊知識的培訓和舞弊學生的處理力度,但舞弊現象仍層出不窮,沒能從源頭上根本解決“考風”的問題。其根本的原因就在於考前老師點重點的現象沒能杜絕,也就是“教”和“考”沒能真正分離。
如何推進“教考分離”,解決“考風”差的問題,從而更好地促進“學風”建設的議題擺上了校長辦公會,辦公會決定在軟件和硬件方麵都加大投入,決定教務處牽頭推進題庫建設,實現教考分離。
2012年我校購買了青果軟件公司的網絡教學平台,盡量將老師的課堂搬到網上,讓教學活動線上線下同步進行,更好地促進師生交流,網絡教學平台中包含課題作業的布置和題庫的建立及在線考試的功能。為了保證全體老師都積極參與題庫的建設,並製作出高質量的題庫,教務處製定了一係列管理辦法和標準,包括:題庫建設申報流程和表格、題庫驗收標準、題庫建設和使用管理辦法等,並向學校申請每道題給題庫建設者補助一元。每年題庫建設經費的預算就達6萬餘元。
到目前為止,共建設完成題庫39個,總題量達到6萬餘道,2013年上半年就率先有2門課程實現了在線考試,通過實驗性的考試,發現了軟件的一些弊端,通過和公司的反饋更新和完善了部分功能,2013年下半年就有5門課程成功實現了在線考試,到2014年上半年有9門課程實現了在線考試,通過不斷實踐並與公司不斷溝通,及時修改完善軟件的功能,並且2014年上半年投入了三萬餘元更新了服務器,係統的速度和穩定性都明顯提高。
三、目前碰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