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郵票收藏(11)(2 / 2)

1.我國曾多次發行以天安門為圖案的郵票。北京天安門是新中國的象征,原是明、清兩代皇宮的大門,始建於1417年,叫承天門,公元1651年重修,改名天安門。天安門廣場古稱天街。

2.我國曾多次發行天安門圖案的郵票。天安門、天街、金水橋、華表、石獅共同組成天安門的布局。

3.普20一元票“景山公園”圖上有兩座亭子,名叫萬春亭和周賞亭。

4.普21-9麵值20分的郵票圖案是天山,由於高度的變化,天山3000米以上是終年積雪的冰峰,2700米以上是高山草地,1700米以上是森林帶,以下又是草地,再向下是荒漠。

5.普21麵值3分郵票上的黃果樹瀑布,是在貴州省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境內的白水河上。

6.普21麵值1元的郵票上是長江三陝,它是瞿塘陝、巫陝、西陵陝的總稱,全長123公裏,其中西陵陝以灘多水急聞名。

7.普21《祖國風光》中,麵值5元的郵票為“黃山”。黃山有名峰72座,以蓮花峰為最高峰。黃山“三奇”指的是奇鬆、怪石、雲海。

8.普22《祖國風光》第2枚郵票是“海南風光”。海南島又稱瓊崖,是我國第二大島。

9.我國於1968年發行了一套《革命文藝》郵票,分別為“文藝隊伍”和當時的“八個樣板戲”,即京劇《智取威虎山》、《海港》、《紅燈記》、《沙家濱》、《奇襲白虎團》、《紅色娘子軍》、《白毛女》、交響樂《沙家濱》。

10.我國“文革”時期曾發行過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郵票。“芭蕾”一詞是意大利語跳舞,18世紀法國舞蹈家諾維爾創立了劇場性的舞劇藝術,從此芭蕾被認為是舞劇的同義語。現代意義的芭蕾包括芭蕾舞和芭蕾舞劇兩種含義。

11.我國郵票上文字最多的一套郵票是文7《毛主席詩詞》,全套郵票上共有1234個字。

12.編號《嚴懲入侵之敵》這枚郵票,反映的是珍寶島自衛反擊戰。

13.中國旅遊的圖形標誌為銅奔馬,郵票(編71)(誌號)有其原形圖案“馬超龍雀”。

14.1973年6月1日,我國發行《兒童歌舞》郵票全套共五枚,圖案分別為漢族的秧歌舞、蒙古族的拉馬頭琴、藏族的哈達舞、維吾爾族的手鼓舞和朝鮮族的長鼓舞。這套郵票是五種圖案連印的。

15.洛陽、大理、中山、南京四城市的市花曾出現在1982年發行的花卉圖郵資信封上,這四種花分別是牡丹、杜鵑花、菊花、梅花。

16.鄧小平同誌為我國首次赴南大洋、南極考察隊的題詞是:“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做出貢獻。”中國南極長城站是1985年2月20日在南極上建成的,它距首都北京17501.9495公裏。我國郵電部為此發行了JF.4《中國南極考察》郵資紀念封。

17.為紀念我國運動員在第二十三屆奧運會上取得的成就,郵電部發行了一套紀念郵資明信片,上有奧運會金牌圖案。奧運會的金、銀、銅牌圖案均是手抱橄欖枝的婦女塑像,象征友愛、和睦、團結,由意大利國人朱塞佩·卡西奧西設計,從第九屆開始使用。

18.《我國參加第23屆奧運會》紀念明信片描繪了我國在這次運動會上獲得金牌的項目,其中體操運動員李寧獨得自由體操、鞍馬、吊環三個項目的金牌。

19.《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郵資明信片的發行日期是1985年4月10日,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卻是在1986年6月23日召開的。

20.1985年為農曆乙醜年。郵電部發行了1985年賀年郵資明信片一套五枚,選用唐代畫家的名畫《五牛圖》,正麵郵資圖案選用河南南陽漢代畫像磚中五種姿態的石牛。

21.普21《祖國風光》1分票“西雙版納”圖上的樹木為貝葉樹。

22.我國發行的普23《民居》郵票中有“北京民居”一枚,圖案為北京四合院。

23.《輪船》郵票(編號29-32)中的第一圖“風雷”號與1960年發行的“特32”表現的船隻屬於同一類型。

24.1973年我國發行的《出土文物》郵票中的“銅奔馬”是在甘肅武威出土的。

25.編號郵票中的“長信宮燈”,是1968年在河北滿城漢中山靖王劉勝墓中的出土文物。

26.1973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規定每年8月26日為“納米比亞日”,這是遊擊隊伏擊南非軍事據點的日子。為此,我國發行了紀念郵資信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