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無事不跟經濟學有關,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席卷全球;人民幣對美元彙率降到7元以下;房價在2007年達到最高峰接著便是2008年的全國降價,相信大家都會說,這些事件都屬於經濟學的領域。那麼,我們再看下麵幾個事例:2008年超市的橘子大減價;有人選擇在大型的商場購物,有的人卻喜歡在小商店買東西,那麼這些是不是屬於經濟學的領域呢?也許大家會搖搖頭,可是,如果你問經濟學家,他們一定會說是。

經濟學——經世濟民之學。人人都應該知道一點經濟學的東西,因為我們每天都要跟經濟學打交道,隻是大家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我們舉個小例子,大家就會豁然開朗:

你每天早上起來,睜開眼睛,刷牙洗臉,買早餐,就這麼幾個簡單的動作就包含了經濟學的原理。我們為大家一一解開謎底:

首先,刷牙洗臉,你刷牙用的牙膏,你洗臉用的洗麵奶或香皂,都是一種產品。這種產品怎麼會到你這裏?當然是你買的。牙膏、洗麵奶,從生產到使用,經曆了一個商品的資源配置,經濟學講的就是稀缺資源的有效率的配置,這就是經濟學!

然後買早餐。你買的早餐是早餐店裏做的,如油條豆漿,店主賣油條豆漿給你,你買油條豆漿,這就是一個買與賣的關係,一個供求就形成了。而且,我們進一步想,如果所有的小店賣油條都是賣2元錢,這家卻賣2.5元,那麼我們都知道最後的結果是怎樣的——他不會賣出一份油條豆漿!

因為,油條豆漿市場基本可以看做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每個賣者都是市場價格的接受者,隻能按市場既定的價格來出售商品,這就是微觀經濟學中市場論的最基本的一個模型:完全競爭模型。

經濟學不是高不可攀的,不是枯燥無味的。19世紀著名的經濟學家馬歇爾在他的《經濟學原理》中寫到:“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一般事務的學問”。經濟學存在於我們每天日常生活之中,經濟學一點都不神秘,當然,經濟學也不會枯燥。想一想如果愛情中也用經濟學的知識來分析一下,將是一件多麼有趣的事情,這可以在本書第十三章找到。

當然,不是人人都要進入大學接受幾年經濟學專業的訓練,不是人人都要抱著大部頭的經濟學專著來進行經濟學的學習。經濟學就在我們身邊,生活就是課堂。這本介紹經濟學的非經濟學讀物將給大家一個全新的觀點,帶你走進經濟學的世界,讓你不知不覺掌握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但又不失妙趣橫生,讓大家都愛上經濟學。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