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財商概述(1)(1 / 3)

一、什麼是財富

什麼是財富呢?也許你會覺得這個問題太簡單了,財富不就是金錢嗎?答案並役有這麼簡單。有人認為財富就是能讓自己過這樣的生活的東西:身穿“皮爾卡丹”,腳登“耐克”,身上灑著“夏奈爾5號”香水,手中握著“派克”筆,出門坐“凱迪拉克”,外出住“希爾頓”……這樣的看法是很片麵的。還有人認為財富就是財產,尤其是指不動產,這種觀點也是片麵的。

(一)財富的概念

偉大的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他那本宏篇巨著《國富論》中解釋了什麼是財富以及什麼不是財富。他認為,財富不是金錢,而是指生產性資源――人、知識和資本。

建築設計師巴克明斯特·費賴為我們指出了財富的實質,他對財富的定義是這樣的:財富是你的一種能力。也就是說,如果你不進行體力勞動,也不依賴於別人,那麼按照你現在的生活標準你還能生存多久。財富怎麼會是一種能力呢?的確,在大多數人的根深蒂固的觀念裏,財富是一種有形的東西。金錢有時隻是一種符號,在信息時代更多意味著,它隻是電腦中的幾個數據,有時候金錢根本連垃圾也不如。財富可以帶來高質量的生活,但帶來高質量生活的東西卻不一定是財富,它還可以是權力、家庭背景、他人的恩賜等。財產確實被人們認為是財富,但我認為財產本身不能作為財富,隻有財產加上維持財產和使之增值的能力才是一種真正的財富。中國有句俗語說:“富不過三代。”雖然這句話並不很科學,但古往今來一些富家子弟因為不學無術,結果釀成悲劇的例子並不少見。

如果理解了財富是一種能力,就不難理解知識就是一種財富,尤其是財務知識。正確的觀念也是一種財富。有時候正確的觀念比知識還要重要,因為獲取知識不難,而觀念則是人在工作、生活、經曆中積累而產生的,因此轉變人們頭腦中的觀念是很困難的。財富還可以是一種高尚的品質、處理事情的能力。可以說,真正的財富就是你的知識、觀念和品質。

(二)人生的真正財富

人生中真正的財富是IQ、EQ與FQ的結合。對前二者,大家都已知道,IQ是指智商(Intelligent QuaKty),EQ是指情商(Emotion QuaKty)。FQ是什麼呢?FQ就是財商(Financial Quality),也就是本書為大家深入分析,並讓大家在看完本書後能夠得到的東西。

獲得財富並不需要很高的智商,隻要能達到一般水平就行。你隻要看看那些偉大的創業者就知道了,像比爾·蓋茨、邁克爾·戴爾、斯坦夫·喬布斯、沃倫·巴菲特……他們中很少有人有高人一等的智商,但他們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這個時代真正的英雄。富人不需要有很高的智商,因為他們可以雇傭高智商的人為他們工作。人稱“塑膠大王”的王永慶隻有小學學曆,小學畢業後就做雜工、賣米,現在已經是擁有近7萬員工、近3800億元新台幣營業收入的台塑集團的創始人兼總裁。

情商更重要。許多在學校裏成績優秀的人並不總能獲得事業上的成功,因為他們不敢冒風險,怕犯錯誤,尤其是怕失敗後被人嘲笑,而實際上都是他自己的心理在作怪,他們智商很高,在學校是成績優秀的好學生,可是他們的情商很低。在現實中,他們遇到了幾次挫折,便像縮頭烏龜一樣不敢出來。有許多年齡很大的人,卻仍沒有女朋友,原因很簡單,以前失敗過幾次,便“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即使看到自己心儀的女孩,也沒有勇氣去追了。也有另一種完全不一樣的人,他們並不是很聰明,可以說智商平平,但他們愛冒險,有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衝勁。他們不怕犯錯誤,犯錯誤對他們來說正是學習的太好機會。他們對於學校的應試教育很不能適應,但在現實中他們能學到許多非常寶貴的知識和經驗。可能暫時他們會失敗,但成功之門不會永遠向他們關閉,最終他們會達到他們的目標,他們就是我們周圍的成功者。如果你具備了成功者的情商,那麼繼續朝著你的目標努力吧。中國有一幅名聯:“有誌者,事競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