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創業與創業者(1 / 2)

一、什麼是創業

全世界有60多億人口,這當中的很多人都夢想著能夠通過創業當老板,享受多彩的人生。那麼,究竟什麼是創業呢?

創業,簡而言之就是創立企業,自己當老板。根據2009年《第八次全國私營企業抽樣調查數據分析綜合報告》的相關統計,全國登記的私營企業(含分支機構)為6238702戶。而2000年,這一數字僅為176萬!可見在我國,私營企業數量不斷增長,創業者隊伍也越來越龐大。從事創業並不是簡單的事情,很多人到打算真正創辦企業的時候,才發現不知所措。創業需要經過精心的設計和準備,還需要具備很多與創業相關的要素。如創業者、商業機會、創業團隊、創業資源等。創業最關鍵的要素就是創業者,就是能夠銳意創新,發掘並實現潛在機會的人,是參與創業活動的核心人員。但是,並非每一個人都能成為創業者。一個合格的創業者,首先要具備創業意識與創業精神。

二、創業意識與創業精神

(一)創業意識

馬雲有一句名言: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這是很多想創業而沒有創業的人的現狀。為什麼會這樣呢?當你問他時,他會回答:我想創業,但是我沒錢、沒時間、沒項目、沒技術……其實大家不難發現,這些都是客觀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沒有形成創業心理,也就是通常意義上所講的創業意識。創業意識的出發點是產生自主創業的想法,並在心理上自覺進行創業實踐,也就是俗話所說的“心動更要行動”。隻有具備創業的熱情,始終保持強烈的創業意識才能不斷努力和創新,成功創辦企業。新時代要求每一個創業者必須培養和具備現代創業意識和品格。因此,創業者應該具備以下現代創業意識。

1.創業主體意識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下崗再就業大潮的推動和黨的富民政策的實施,人力資源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出來,普通人成為了創業的主體。這種創業的主體意識,會成為創業者在風險浪尖上拚搏的巨大力量。這種力量會鼓舞他們抓住機遇,迎戰風險,拚命地去實現自身的價值,同時也會使他們能承受更多的壓力和困難。

2.迎戰風險意識風險經營意識是中國企業在與國際接軌中應著重增強的一種現代經營意識,也是創業企業和創業者急需培養和增強的一種重要的創業意識。創業是充滿風險的,然而創業者對可能出現和遇到的風險認識和準備不足,是我國當前群體創業活動中的一個普遍現象。這種創業風險意識的缺位,突出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麵:

(1)在意識上,表現為對創業可能出現和可能遇到的困難準備不足;

(2)在決策上,表現為不敢決策,盲目決策,隨意決策;

(3)在管理上,表現為不抓管理,無序管理,不敢管理;

(4)在經營上,表現為選錯創業項目、盲目進入市場,隨意接觸客戶,輕率簽訂合同。

3.知識更新意識

創業者創業後麵對的第一個,也是最普遍的問題就是知識恐慌。原有的知識底蘊和勞動技能,已經不足以支持他們應對創業中大量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這就使他們麵臨了知識更新的繁重任務。因此,創業者應該隨時注意進行知識的更新,才能適應和滿足創業需求。

4.資源整合意識

任何一個創業者也不可能把創業中所涉及的問題都解決好,也不可能把一切創業資源都備足。這裏關鍵的一點在於要學會進行資源整合。因此,資源整合的原則不僅是創業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原則,也是在創業中借勢發展,巧用資源,優勢互補,實現雙贏的重要方法。

5.戰略策劃意識

市場的競爭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經營戰略的競爭。但相當多的創業者,習慣忙於兩眼一睜,忙到三更,卻不善於研究企業發展戰略,不善於進行市場策劃,走彎路的例子屢見不鮮。很多創業企業能夠快速崛起,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十分注重策劃,從而少走很多彎路。因此創業者應具備戰略策劃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