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有23家北京中關村掛牌公司,而且數量還在不斷地增長,將擴展到武漢、上海、西安等全國各高新科技園區。
“新三板”的多家公司在股東人數不突破200人的條件下,已經和正在進行定向增發實現再融資,將大大為“新三板”增添吸引力。
這樣一來,三板市場包括“老三板”市場和“新三板”市場兩個部分。“老三板”市場包括原STAQ、NET係統掛牌公司和退市公司。
股災
股災是股市災害或股市災難的簡稱。它是指股市內在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時,由於受某個偶然因素影響突然爆發的股價暴跌,從而引起社會經濟巨大動蕩,並造成巨大損失的異常經濟現象。
一般來說,股災具有以下四個特征:
(1)突發性。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發生的每次股災,幾乎都有一個突發性的暴跌階段。
(2)破壞性。股災毀滅的不是一個百萬富翁、一家證券公司和一家銀行,而是影響一個國家乃至世界的經濟,使股市喪失所有的功能。一次股災給人類造成的經濟損失,遠超過火災、洪災或強烈地震的經濟損失,甚至不亞於一次世界大戰的經濟損失。
(3)聯動性。一是經濟鏈條上的聯動性,股災會加劇金融、經濟危機。二是區域上的聯動性,一些主要股市發生股災,將會導致區域性或世界性的股市暴跌。
(4)不確定性。在股災發生之前,人們很難準確預測或判斷股災會在什麼時候發生,股市暴跌幅度有多大和持續時間有多長,也很難預測股災對金融和經濟乃至社會心理產生多大的負麵影響。股災的不確定因素很多,就如同地震難以準確預測一樣。
救市
顧名思義,“救市”就是拯救市場之意。當股市處在動蕩和可能崩潰危難之時,廣大投資者盼望有“保護人”、“扞衛者”和“救世主”出現,出台重大利好消息,以拯救市場危難局麵。
一般而言,能否救市取決於政府的能力(決心與財力)大小。
【示例一】從2002年年底到2007年10月,全球主要的資本市場、大宗商品和房地產市場上演了一輪曆史上罕見的長達五年的大牛市。恰恰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時間窗口,爆發了美國的次級抵押貸款危機,不僅造成美國的信用收縮和經濟衰退風險,還造成了全球範圍內的金融恐慌和貨幣流動性收縮。此時,美國政府采取救市措施。盡管2008年新年伊始,美聯儲在短短的8天內連續降息125個基點。繼降息之後,美國政府於2008年9月7日宣布,美國政府將陷入困境的抵押貸款巨頭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接管收歸國有,這將是美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金融業援助。“兩房”擁有或擔保著近半數總額高達12萬億美元的美國房屋抵押貸款債務。但這些措施隻能在短期內減緩了全球資本市場的動蕩和可能的崩潰。長期來看,這既不能遏製美國經濟的衰退,也不能阻止全球股市在2008年的持續調整。
【示例二】2008年年初,中國股市年線失守,市場出現風險,證監會推出兩隻股票型新基金東吳基金公司和天治基金公司發行。同時,工銀瑞信基金公司的工銀瑞信信用添利債券型基金也宣布獲批發行。但杯水車薪,難解資金緊張局麵,救市不成。
之後,陸續出台利好措施仍無能為力,滬指由6140點跌破3000點關口,國家終於亮出“救市令”:大小非減持新規和下調印花稅(由3‰降至1‰)。融資融券有望成為市場期待的第三張“救市令”,此次救市未果。
滬指一路下跌,至2008年9月12日已跌至2079點(奧運會期間繼續下跌),救市呼聲連連。2008年9月15日,為解決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下調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和中小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從2008年9月16日起,下調一年期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其他期限檔次貸款基準利率按照短期多調、長期少調的原則作相應調整;存款基準利率保持不變。從2008年9月25日起,除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政儲蓄銀行暫不下調外,其他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下調1個百分點,汶川地震重災區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下調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