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生死邊關(一)(1 / 2)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視野現在進入到大唐絲綢之路的重要門戶之一--玉門關。

玄奘站立在城門前思索如何過關,他手中的地圖上顯示這裏五個烽口,而水源地也在這裏麵,若要過關,水就是大問題……玄奘看著直射自臉上的希翼陽光,嘴上露出了微微的笑容。

涼州(今甘肅武威)--涼州寺。

玄奘跪在蒲團上,看著眼前的巨大金佛,口中念念不停。虔誠求佛。幾天後,忽然有一瘦小胡人立於邊,見奘在,問禮道:“聽說昔日陳門雙驥已來到這偏遠的涼州寺,今東土大唐初定,欲要西行求法者汝是否?”奘聽有人來,躬身起禮,答曰:“小僧不才,正是小驥,西去時機終於等來,我能感覺到,有汝助我,烽火五關可過也。”

猴子模樣胡人聞言,再拜,某鄉野小人,流離顛沛於大唐與外域之中,心中實在淩亂。謀生於戰亂不安之中,欲求大乘法師安慰也,今時天時正宜,遇大唐高僧於此駐留,願拜為師也。奘笑,陪石盤陀在寺廟一角進行收徒儀式。

是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奘攜新徒石盤陀,來到玉門關。石盤陀看著又威又高的城牆心中驚懼,這不是他第一次來到這裏了,上一次從這裏穿過還是在十幾年前。隋唐交戰,時運惡也,交通不便。阻礙了他的從商之路。今大唐初定,邊關現在並沒有想象中的有任何放鬆。因國未大定,人心亦未寧,邊關加強封閉管理,然時機不等人,如三國劉玄德也是28歲出關,諸葛亮27歲出山,如今奘也時年28,正值人生巔峰年齡,無法在這麼沉頓下去。

玄奘看著守城士兵排兵布陣如盾牌的一流子,不語搖頭,他的徒弟石盤陀告訴他,他從大唐帶來的年輕良馬雖好,不過卻過不了五關後的萬裏沙河,若要過“上無飛鳥,下無走獸”“萬裏沙河”的“莫賀延磧”需老夫的這個汗血寶馬才可。

老夫與石盤陀同是做遠遊生意的商人,西域之地,善產良馬,此汗血寶馬,跟隨吾及吾之商隊,來訪穿越死河“莫賀延磧”來回十五次,期間,人員馬匹貨物皆有損失、傷亡,唯有這匹瘦小而不起眼的紅馬最合吾眼。

今邊關加強守候,法師的東土寶馬雖青而壯,然毫無經驗,與西域汗血寶馬之最優種馬相比,實可秒殺也,今見法師尊顏,美眉名目也,天靈蓋飽滿,此眉仙也,此目若青蓮也,此臉如初日也,吾再拜法師,此馬我雖不舍,但賜予法師,吾心願也。話既說完,老夫去也。

“等等,既好心送馬,吾此大唐良馬便給予施主回贈。”奘不才,何德何能能受老者恩惠,不過既然要過“莫賀延磧”這汗血寶馬就必須陪我左右,奘之容不過一身臭皮囊,被誇讚沒什麼值得驕傲的,盤陀,過來,今天備好老紅馬的糧草,還有我們的幹糧和水壺,待晚上我們偷偷溜進玉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