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君子好逑(1 / 2)

這片坐落在山巔之上的建築群便是小聖賢莊,魯國的文明中心,也是所有魯人的精神寄托之所。

沒有來到這座山頂之前,沒有親眼見到小聖賢莊之前,沒有親自置身於這平靜的氛圍之前,洛羽一直以為這裏應該富麗堂皇宛似皇宮,氣勢恢宏比若太阿,遺世獨立而又卓爾不群。

畢竟這裏可是夫子的居所,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人的住處,況且又聽聞夫子尤為注重禮節,對等級地位極為在意,想來他所居住的地方必然頗為豪華,而眼前所見與心中所想卻大相庭徑。

小聖賢莊位於山巔,半隱於雲層之中,周邊竹林佇立,環抱其中,青翠的竹葉仿佛融化的翡翠,在半空中搖曳欲滴,泛出瑩瑩的碧綠光澤。

整體的建築風格極為樸素,司空見慣的材質,卻搭配出一種超然脫俗的風格。

竹林籠罩的範圍之內是一片纖塵不染,除了落紅與竹葉便再無它物,空氣中彌漫著花草與泥土混合的清香,清新宜人,沁人心脾。

洛羽幾人看著這般景象倒是心中一愣,對視一笑皆是尷尬,他們對於夫子的看法顯然是有些由己度人,太過於狹隘了。

曆經不惑,而知曉天命的夫子必然已是超然脫俗,到達清淨之境,又豈會拘於俗物。

進入小聖賢莊的途中,洛羽幾人十分安靜,沒有製造絲毫不必要的聲音,一路上小心翼翼的向著小聖賢莊的深處走去。

走出外圍,進入小聖賢莊的內層之後,零星的讀書聲便漸漸升起,在這片寧靜的氛圍中倒成了一曲動聽的旋律。

眾人小心翼翼的盡量不做出任何嘈雜聲,緩步行走在遍布林蔭的小道上,一路無話,每個人都表現得極為嚴肅。

萬般皆凡品,唯有讀書高。

在魯國,讀書是一種風尚,上到君王下到庶民,都或多或少地讀過一些書。與人會麵的時候,讀過哪些書,師從於誰,都會成為討論的話題,以此作為炫耀的資本。

所以,越是家族顯貴之人越在乎自己書院的等級,通常會不惜花大價錢也要進去一些高等級的書院,畢竟沒有人願意在將來給別人留下話柄。

魯國大大小小有上百家書院,每年都會有專門的機構來根據它們所培育學生的業績來進行排名,而排名上等的書院基本都陳列在國都周圍,排名越高距離國都就越是近。

不過,這其中卻是有一個另類,每年都不參與書院排名,距離國都也比那些書院較遠,卻每年都穩穩的占據書院排名的第一位,沒有一家書院能夠撼動。

整個國家都對這個書院投以尊崇的目光,國家中的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想要進入這個書院,每個人都將能夠進入這個書院學習看作是最大的榮光。

這個書院便是夫子所在的小聖賢莊。

小聖賢莊已經存在了不知多久,據說自從魯國建國初始就已經存在了。而曆代權謀之臣有很大一部分都出自於小聖賢莊,且基本都居於要位,甚至每位國君在繼位之前都會在裏麵學習一段時間,所以它的地位被人們公認為淩駕於所有書院之上。

夫子是小聖賢莊中最為賢能的人,也因為夫子的存在,小聖賢莊才會長盛不衰。

整個魯國也正是由於夫子的存在才免於戰火的紛擾。

沿路的讀書聲由最開始的零星低語,滴水驚瀾清脆悅耳,慢慢變得書聲琅琅,抑揚頓挫,使人仿佛沐浴於一片書海之中。

在經過一陣幽幽清香之後,琅琅讀書聲突然戛然而止,就像被這股香氣阻隔了一般,消失的異常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