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家庭而言,一般來講增加財富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工作掙錢,另一種就是理財。實際上,通過理財給家庭增加財富的重要性遠遠大於單純工作掙錢。大凡談到理財,人們想到的不是投資,就是賺錢。實際上理財的範圍很廣,理財理的是一生的財富,也就是一個人一生的現金流動方向和資產的風險管理。

風險一般是指某些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包括事件是否發生不確定、發生的時間不確定以及導致的結果不確定。簡單講就是我們個人自身無法掌控的事件都是有著一定的風險,有的風險大有的風險小。那麼什麼是風險管理呢?是指我們個人降低風險不利結果的整體過程。通過對風險識別、風險估測、風險評價,並在此基礎上采取多種措施降低風險的不利結果,對風險實施有效控製從而以最小成本獲得最大的安全保障。所以人們常常會說:“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其實投資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它包括很多方式,如:實業投資、古玩字畫收藏、貴金屬投資、金融投資,等等。選擇了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才是最重要的。投資理財的方法,它可以是一些原則,可以是一種計劃,也可以是一套步驟,還可以是一種理念,又可以是一係列的目標……總之,個人投資理財的方式方法很多,在這裏介紹的是一些基本的方式和方法。

以現代中等收入家庭理財常用的、目前大家比較熟知又能接受的金融投資產品為例,風險由小到大的順序是:銀行存款、人壽保險、財產保險、銀行理財、基金、股票,同時還要計算投資的投入與產出比和產品的附加值有多高,是否可以抵禦通貨膨脹等因素,在不影響家庭生活品質的情況下,不隻是對自己還要對全家人都能實現以最少投入換取最大的利益。

亞當·斯密曾經說過:“社會上各種人雖然都在紛紛為著自己的私利而奔走,但是最終都創造了全社會的總利益。”追求個人利益的投資理財,不僅可以使自己得到物質與精神上的滿足,而且可以使社會財富結構不斷優化,進而推動社會不斷進步。個人投資理財活動也是對社會的一種貢獻。

在金融業日趨市場化的今天,人們的金融意識開始發生轉變。個人財務的管理將成為一種時尚。這樣才算是一位對社會對家庭都具有責任心、有愛心的聰明睿智的理財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