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7年3月1日到8月28日,趙為民22港元買入的中國平安,最後在80港元左右的價格上拋出,扣除交易費用後,期間收益率接近300%,1萬股H股中國平安讓他賺了50多萬港元。
“我的不少朋友在A股上獲利都是翻番,300%的收益率也許他們也經曆過,但對我來說,這次的操作讓我很省心,沒怎麼提心吊膽,賺得穩當,即便是在A股市場大跌的”5·30“我都沒擔心過什麼。”
炒港股兩年來,給趙為民印象最深的是炒港股沒有漲跌幅限製。“一支股票有可能在一天內由10元錢跌到2毛錢,但也可能直接由5毛錢漲到10元錢。沒經曆過的股民是難以想象其中的心理壓力和落差,所以我炒港股隻投資大公司的股票。”
5.利用時間差短炒H股
與趙為民炒港股相對謹慎不同,今年年初開始炒港股的黃建顯得衝勁十足。從4月份到現在,黃建前後大概買賣了20多隻股票,其中有三隻股票是打算長期持有,占資金量70%左右;另外30%的資金是用來做短線,炒作一些股價不到1港元的低價股。
黃建表示,雖然這幾個月自己在炒港股上的贏利不多,但學習到了很多東西。
6.充分利用“T+0”特點
“A股是9點30分開盤,而港股是10點才開盤,同時有A、H股的公司,如果A股開盤後有較大漲幅,我就馬上在H股裏麵下單。根據我的經驗,A股的劇烈波動1個小時後便會在H股市場有所反應。”黃建說。
“今年2月,東方電機複盤後,跳空高開,不到20分鍾便封上漲停,我便馬上打電話給經紀,在H股開盤時段以21元買入,當天又以23元賣出,轉眼賺了2元。”黃建說,這樣做的A、H股套利,一般是超短線操作,最主要就是充分利用香港市場“T+0”特點,炒港股晚開盤的時間差。
黃建表示,A股和H股兩市之間存在30分鍾的開盤時間差,而香港市場又是實行T+0的交易規則,可以當日買進賣出,沒有次數限製。因此,選擇A+H同時上市的個股,選擇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點,如有重大利好消息公布時,賺取股價劇烈波動時的“快錢”,對於短線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好辦法。
7.港股受國際股市影響大
此外,黃建覺得在香港股市可以透支炒股是區別內地股市最大特點之一。“如果賬戶裏沒有錢,證券公司會根據投資者的信用給予適當的透支額度,就好像信用卡一樣,透支的資金可以用來炒股。但是透支炒股出現虧損的話,投資者需要一個工作日後把虧損的錢補交給證券公司,如果不及時補交虧損的賬戶,證券公司有權對投資者已有的股票進行平倉處理。這樣賺的時候賺得多,但虧也虧得多。”
黃建還表示,對於股票的估值,港股需要比A股更廣闊的視野。投資A股可能不需要太多地在意全球股市的表現,但是香港股市相對更開放,受全球其他主要股市的影響很大,炒港股還需要密切關注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全球主要股市的動態。
□港股炒作心得:兩地差價讓我成功套利
唐飛是上海人。今年38歲的他,已經有十幾年的A股和B股投資經曆。自從2004年底被公司派到香港常駐後,又開始了自己另一個投資之旅,那就是令很多內地人“向往”許久的香港股市。
1.打價差:實現“A+H”套利
“今年年初,中國人壽(601628.SH)在上海A股上市後,短短6個交易日,就從37元漲到了49元。那時候我親戚打電話給我說他看好中國保險業,想買點中國人壽。我說中國人壽在香港才24元呢,差不多隻有A股股價的一半,幹嘛不在香港買?”
此時,就在他勸朋友的同時,他自己也心癢癢,在第二天買入了一些中國人壽H股。
從2007年1月18日到8月18日,唐先生24元多買入,32元多拋出,持有了7個月的中國人壽(2628.HK),期間獲得一次0.14元的現金派息,價差收入每股差不多8元,扣除各種交易和管理費用,期間收益率大約為30%。
“2006年以來,很多朋友在A股獲利都是翻番的,30%的收益率也許並不能讓他們心動,但對我來說,我覺得已經不錯的了,沒怎麼提心吊膽,賺得挺穩當。如果不是最近要用錢,我還不舍得拋出這個股票呢!”唐先生笑道。
不過,唐先生提醒說,在香港市場沒有“免費的午餐”,即便是領取紅利和股息,也要交費。香港的證券交易服務很全麵、很細致,但收費項目也比內地多得多。
2.打時間差:從波動中賺“快錢”
“A股9點30開盤,而H股是10點開盤,同時有A、H股的公司,如果A股開盤後有較大漲幅,我就馬上在H股裏麵下單。根據我的經驗,A股的劇烈波動1個小時之後便會在H股市場有所反應。”唐先生說。
“2006年11月27日,北人股份(600860.SH,0187.HK)在A股跳空高開,約20分鍾便衝擊漲停,我便馬上打電話給經紀,在H股開盤時段以1.75港元買入,當天又以1.83港元賣出,轉眼賺了5%。”
唐先生介紹說,這一類的A、H股套利,一般是超短線操作,最主要就是充分利用香港市場“T+0”特點,炒H股落後的時間差。
如今,A股和H股之間的聯係越來越緊密。而由於兩市之間存在30分鍾的開盤時間差,而香港市場又是實行T+0的交易規則,可以當日買進賣出,沒有次數限製。因此,選擇A+H同時上市的個股,選擇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點(如有重大消息公布之時),賺取股價劇烈波動時的“快錢”,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3.打新股:高中簽率帶來好回報
“但老實說,投資港股,我最喜歡的還是打新股,穩穩當當賺錢。”唐先生雖然有過“賺快錢”的經曆,但他覺得那樣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所以就慢慢開始放棄尋找那樣的套利機會。由於香港的新股中簽率高,他目前主要是關注這一塊。
近年來,唐先生在新股認購上收獲頗豐,抽中了幾隻好股票——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中通服務等,這幾隻股票都不錯,他準備長期持有,甚至想留給兒子以後上大學用。今年,他又如法炮製,股票賬戶裏又增加了中糧控股、味千(中國),雖然都隻有中到一手,但已經有了不少盈利。
根據一些券商不完全統計,港股新股平均中簽率10%,A股平均中簽率0.5%,而香港新股中簽率最高100%,A股新股中簽率最高為2.5%。而有些股票還可能出現“一人一手”的場景,可見港股中簽率之高。
人們常說在香港打新股“十賭九贏”,即10隻新股,有9隻上市首日價格即見漲,僅有一隻可能“破發”。可見,除了A股、H股價差帶來的機會外,新股申購也將帶來穩健的收益。
※當前形勢下國民需要保持的理財態度及未來預測
□當前形勢下國民需要保持的理財態度
從一個相對封閉的市場走向全球開放市場,對國內投資者不僅意味著身份的轉變,也意味著投資理念上的刷新。蜂擁而至的國內投資客,要學會在漲潮的時候發現投資機會,也要謹防成為退潮後的裸泳者。
在很多香港本地券商人士看來,香港是一個典型的“大戶”吃“散戶”的市場。對於不熟悉規則的國內投資者來說,國內與香港兩地的差異就是潛在的最大風險。
“如果說A股市場隻是一個遊泳池,那麼香港股市則是真正的大海。”一位資深證券業人士如此表示,如果沒有雄厚的資本、良好的投資心態和對香港股市的熟悉,國內投資者很難在港股上‘淘金’。其又補充道。這從一個側麵反映去了香港市場與A股市場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市場,其股票的價格體係也是完全不同的。因此,盲目地拿H股來與A股比價,存在很大的市場風險。更何況,香港市場是一個開放的、國際化的市場,受世界因素的影響很大,這次的美國次貸危機就是很好的證明。所以,從市場的風險來說,香港股市並不比國內股市小。對此投資者在與香港股市親密接觸的時候,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
由於市場環境的不同,國內投資者喜歡以賺取利差的方式投資股票。而香港市場則更注重長期的價值投資。對於國內投資者來說,轉變投資理念,是降低風險的一個方式。另外,香港股市是資金比拚的場所,國內資金在海外投資者麵前顯得微不足道。而香港大機構是專門對著散戶來的。如果不熟悉香港大機構的操作手法,國內投資者很容易成為他們的‘盤中餐’。
□未來港股市場投資預測
相較與與港股市場,很多國內投資者在A股喜歡買ST股、炒低價股,這在2007年上半年表現尤為突出。如果帶著一貫的炒作思路進入港股市場,就是在放大風險。香港是機構為主導的市場,他們隻挑選業績優良、估值合理的個股,而對業績比較差的細價股、仙股不感興趣。這意味著國內投資者在炒作細價股時,必須要考慮高位誰來接貨的問題。香港也有投資者炒作題材股和概念股,其短期回報可能很高,相當吸引人。但風險也可怕,下跌時一瀉千裏。因此,建議國內投資者最好不要去炒這些細價股。港股有很多投資機會。但是,對於投資者來說,到香港投資的風險更大,還不如投資國內市場。而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港股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例如,覺得A股高估了的穩健投資者,覺得便宜的H股是好選擇。另外,對大比例配置A股的投資者來說,挑選香港本地的龍頭公司做配置,可以適當地分散風險。港股的風險大小,關鍵在於操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