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大名三義(3 / 3)

陸管家道:“各位家人,陸莊主樂善好施,遠近聞名,昨天來了幾位貴客,陸莊主決定為每人做一套象樣的衣服,略表心意,當然,莊中家眷、家丁人皆有份。”聽到這裏,那些家眷、家人雀躍而起,紛紛喊好。陸莊主看看南仙,笑道:“姑娘不必客氣,如果喜歡就點點頭,陳老板會為你量體裁衣。”南仙還在猶豫,蘭兒過來說:“姐姐,人家陸莊主是一番好意呢,咱們就答應了吧。”南仙點點頭,朝陸莊主抱抱拳,道:“如此就多謝莊主了。”陸莊主哈哈一笑,對大家說:“各位盡管挑,不用客氣。”

鐵頭一聽,快步跑到車邊,抱起一匹花布,道:“鐵頭就要這個了。”眾人一見哈哈大笑。時飛道:“大哥,難道你想變成女人嗎?”鐵頭嘿嘿一笑,突然抱著布匹來到南仙麵前,道:“姑娘,我送給你好不好?”南仙扭頭走到陸莊主身邊,看也沒看他一眼。

接下來,布店老板按照各人挑選的布料做好登記,取了訂定,高高興興地去了。

早飯時,南仙重提離去的事,陸莊主神色間有些不快,道:“南姑娘,難道是老夫招待不周嗎?姑娘為何急於離去?”南仙道:“陸莊主言重了,貴莊的確是安逸舒適的地方,奈何小女子離家多日,擔心家人牽掛。”

“姑娘心意老夫明白,隻是……剛剛為姑娘訂製了衣服,還望姑娘多待幾日,等衣服趕製出來再走如何?”

“這個……小女子心急如焚,實在不能再等了,衣服做好後請莊主代收,等小女子見了家人報聲平安後,定會專程再來拜謝莊主高義。”

“看來,姑娘是非走不可了。”陸莊主一臉的遺憾和依依不舍的神色,道:“好吧,那老夫也不強留了,來人,取紋銀百兩,快馬一匹,送給南姑娘。”

有人托了一盤銀子過來,南仙拒絕了幾句,見陸莊主盛情,知道再不收下,會讓對方過意不去,隻好裹在行囊之中。她看看蘭兒,道:“妹妹,你呢?要不要和姐姐一起走?”蘭兒點點頭,道:“我和姐姐一起走。”陸莊主道:“那好吧,看來老夫這‘義俠’二字,是徒有其名,竟然留不住兩位姑娘,算了,算了,來人,再取一百兩紋銀,快馬一匹。”

家人又托了一盤銀子過來,蘭兒道了謝,背在身上,與南仙告別陸莊主,跨上外麵為她們準備的快馬。鐵頭一看急了,嚷道:“南姑娘,你真的要走啊?”鐵頭剛想追,被時飛拉住了。南仙哼了一聲,一拍馬屁股,兩匹馬一前一後朝北奔去。

回頭再說宋徽宗。

此時,遼宋邊境戰火紛飛,殺聲不斷。而宋都汴梁城內卻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在當朝第一宰相權臣蔡京的掌控下,汴梁城的商貿一切按照官方製定的格局布置,有布匹街,有菜市場,有美食路,有雜貨區,等等。而青樓賭坊等去處卻不在規劃之內。遼、宋、夏三國之戰開始後,探馬每日必將軍情報於兵部,兵部又上呈蔡京。蔡京再口奏徽宗。之所以要口奏,蔡京是為了便於報喜不報憂。

徽宗每天從蔡京耳朵裏得到那些勝利的消息,非常開心,因此,常常在李憲的陪同下,出外遊玩。一天,徽宗和李憲剛來到宜城樓附近的唐家酒店裏,突然聽到兩位從西部回來的馬販子說起邊境戰情,不由豎耳傾聽。隻聽其中一販道:“這趟買賣真倒黴,七十匹馬一匹也沒運出來,都被充軍了。”另一販道:“你這還算好的,我損失了差不多一百頭羊,官軍說要拿去犒賞軍兵,賞什麼賞?都一敗再敗,讓西夏兵打額灰頭土臉,還要賞,再說,你怎麼不像朝廷討賞啊,坑我們小商販幹什麼?”

徽宗聽到這裏,忍不住問:“二位,趙某聽說宋軍在邊境上連連獲勝,你的消息不會是道聽途說的吧。”由於徽宗微服私訪,因此酒店裏的人並不知他是誰。那販子道:“我看你的消息才是道聽途說,這可是我們親眼所見的,咱們大宋的官兵一聽到西夏人的喊殺聲,就兩腿發酸,抱頭就跑,還連連獲勝,說西夏兵吧。”

徽宗一聽,心裏非常不痛快。酒也沒喝就回了宮,然後把蔡京招來,一頓臭罵。

“蔡大人,你的消息是怎麼來的?啊,咱們在西夏明明吃了幾次敗仗,硬說是連連獲勝,還讓朕犒賞他們,真是胡鬧。”

蔡京心中大驚,暗道:“皇上怎麼知道了軍情?不可能啊,兵部的奏折一直是第一時間送到自己手裏,難道他在外麵聽到了風聲?那可糟了,讓萬歲知道自己謊報軍情不說,還扣留了犒賞。”想到這,蔡京試探著說:“萬歲爺息怒,不知萬歲爺的消息可靠不可靠,臣想當麵詢問一下邊境戰況。”徽宗淡淡地說:“還怎麼當麵,人家不過是兩個販子,現在已經不知到哪裏去了。”蔡京眼珠子一轉,道:“萬歲,以臣看,這兩個販子也許是西夏來的奸細,故意到京城散播謠言的,目的是擾亂民心,讓我大宋君臣上下不安。”

徽宗一愣,道:“會有這事嗎?”

蔡京俯身抱手道:“臣這就去詳查,如果西夏邊境軍情果然如兩販子所說,臣定追究兵部及相關人員的責任,如那兩販子係造謠禍眾,臣也會嚴懲。”

徽宗擺擺手,道:“好了,你去辦吧,朕要休息了。”

蔡京離開皇宮,馬上部署人馬,在全城搜捕那兩個販子,同時令戶部統計京城戶籍,嚴查外來客商及流動人口,責令開封府嚴查商貿店鋪,掌控各店鋪客戶源,各公眾場合禁止言論國家大事及軍情要聞,安排便裝差役,一旦聽到有言論者,以造謠生事罪名抓拿收監。

如此以來,即使邊境之上殺戳聲不斷,陰雲密布,血雨腥風,汴梁城內也是歡歌笑語,一派太平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