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挺長,但顧文就節選到上麵的一段。前世央視朗讀者節目上的徐靜蕾選取的也是這幾段,因為這幾段是最感人至深的,文中文字雖平平淡淡卻寫出了對親人濃濃的愛和依戀。
寫完後顧文回到台下,原本有些嘈雜的禮堂這時變得安靜下來,同學和老師們都在認真的看著這篇淡到像聊家常一樣的短文。
過了一會,靜謐的禮堂隱隱出現了一聲抽泣聲,接著抽泣聲越來越大,變成了嗚咽,原來是一個女生哭了,隻聽得她哭著說:“我想我奶奶了,我也是我奶奶帶大的,可是以後都見不到她了!”
同學們望著她,並沒有說話,因為他們此時也被這篇看似平常的文章震撼了,誰沒有親人,誰的親人對自己的愛不是這樣平平淡淡,卻又真真切切難以割舍的呢。
“顧文的這篇文章真好,它讓我真正看清楚了老人對我們的愛。我現在還跟著奶奶生活,以後一定讓她少操心,好好的孝敬她老人家。”一個同學深情地說道。
“我也看哭了,雖然我爺爺奶奶去世的早,但想著他們去世前也會對他們對孫子孫女的愛深深的藏在靈魂裏,每天晚上我們上完自習時,也會為我們照亮回家的路吧。”一個女生的聲音也出現在安靜的禮堂裏。
顧文身邊的殷曉雪也是滿眼通紅眼含淚花,她啞著嗓子對顧文說道:“我父母工作一直很忙,我從小是在姥姥家長大。我姥姥家有個小院,每逢夏天,姥姥都會抱著我在院裏乘涼看星星,也是拿著芭蕉葉的大扇子替我驅趕蚊子。可是姥姥走了,也變成天上的一顆星星了吧。”
顧文輕輕拍拍殷曉雪,沒有說話,任由她把悲傷的情緒宣泄出來。
主席台上一位年近五十的老師說道:“我的奶奶已經九十多歲了,每次回家看她,她都會像我小時候那樣叫著我的乳名,隻是每一次見都感覺奶奶的身體越來越不似從前。現在想想我們不管平時工作多忙都應該經常回家看看老人,行孝要趁早。謝謝顧文同學,是你提醒了我們親情的珍貴!”
“是吧,我們要謝謝顧文。”
禮堂裏響起了一陣向顧文感謝的聲音,一篇文章讓同學和老師都對顧文產生了真誠的謝意,就連之前嘲笑過顧文的同學也對顧文產生了一絲敬意。
顧文站起身來:“大家抬愛了,我隻是簡單的聊了下自己的故事。老師同學們能有所感動,那還是因為你們本身就有拳拳孝心。不過就像剛才那位老師說的,行孝要趁早,莫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時而後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