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尋找穿越牛熊的次新股(1 / 1)

作者:百穀王,個人投資者;發表時間:2015-8-1;

原帖鏈接:http://xueqiu.com/7953251915/52868622

幾乎所有人都是被一波牛市大波動誘惑觸動快速發財致富的內心而進入股市的,而幾乎絕大多數散戶都是以牛市的終結而給自己畫上一個投資虧損的不完美句號,並沒有能笑到最後。

有的人至此長期滯留於市場追漲殺跌中循環往複,成為最勤勞最可愛的股票搬運工角色。既然是搬運工,自然極少有出人頭地的,股市很奇怪,並不是搬運量大就能收獲越多;運氣好的,有些賺頭;運氣差的,長期處於虧損狀態還不自省。隻有少數人,發現搬運不賺錢,隻有思考才能帶來財富,遂以“既來之,則安之;既虧損,則思之”的無間進取精神,在市場無常的波動中曆練出了堅韌不拔,最終達到在股市中遊刃有餘,真正讓利潤成為勤於思考的副產品。

翻開中國股市10——20年的曆史可以發現,如果以時間為朋友的話,長期價值投資符合社會經濟發展大趨勢的小市值高成長股不會讓人虧錢,甚至帶來巨大的超預期利潤,當然,前提是你必須曆練出一雙善於挖掘優質成長公司的火眼金睛,並選擇相對合適的價格做成這筆生意。同時,還得正確麵對市場的無常波動,老禪入定。

中小市值高成長公司在上市初期都籠罩著一種神秘的麵紗,其業績和行業基本麵會起伏不定,帶有巨大的風險性和不可測性,再輔以市場的無常波動,導致投資者一般喜歡快進快出,能夠堅持2、3個月或者1年就算是長期持有了,很少有人能夠堅持持有3——5年的,真正值得堅守的好公司鳳毛麟角,能夠做到堅持10年的更是鳳毛麟角。所以,投資要賺很多錢而且持續賺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一條適合自己並能持續賺錢的路都是人跡罕至的,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

當下的市場非常應景搬運工的生態,現實狀況卻是投資者將自己曾經極為看好的某類小市值股票頻繁交易,賣出之後,基本上多數是再也不會買進了,又換另一個目標股票買進,長期下來,最有暴漲潛力的黑馬就是這樣被拋來扔去,甚至賣出一隻未來的大牛股後接續買入一隻讓人虧錢的股也是常態,結果徒留下一段段美好的低價買進的交易記錄,還有一聲聲的歎息!曾經我都買過它們!要是早知道。可惜股票市場沒有人能早知道!人生其實也是這樣,一個缺乏堅忍不拔精神的人幾乎是不可能成就什麼事業的。

選擇與投資小市值成長股,最重要的就是看行業,看公司未來是否可以預期持續高增長甚至幾何級數爆發增長潛力。選擇方法上,可以根據行業和曆史牛股的對標,選取同行業的次新;也可以從沒法對標的完全新興產業中選擇未來的大黑馬次新,這種次新沒有同類老股可比,隻要基本麵優秀,很容易成為未來黑馬型大牛股。

從中國股市曆史看,重組股和次新股是誕生超級大牛股的溫床。但重組股把握起來的難度非常大,變數太多,散戶在把握重組股的信息和能力上都不具備優勢,而次新的確定性高得多。隻要逢低買進小市值高成長股,不斷檢查股票池組合投資中的股票基本麵變化、漲幅狀況、強弱變化,不斷汰弱留強,大牛股就容易從股票池中誕生。不管如何挑選,次新均是在同一個起跑線上,誰的階段性漲幅最大,誰能在滄海桑田中嶄露英雄本色,誰就高概率成為未來的高增長牛股。

在當下動不動就千股跌停的市場背景下,絕大多數投資者的情緒都跟著市場波動,都處於恐慌甚至極度恐慌狀態,多以判斷市場演繹情勢來考量自己的市值是否短期大幅受損作為買賣和持倉依據。其實,很多親臨體驗並同樣被市場修理得體無完膚後的投資大師們都認為,市場波動是不可測的。測對5次而可能在第6次、第7次葬送出前5次的短期利潤甚至還虧損。從樂觀方麵考慮,當下較為惡劣的市場環境更利於觀察次新品種的持續表現,理性統計區間漲幅,也更利於投資者找出未來的大牛股。

大盤運行二次探底,但因為結構原因或資金原因,部分次新股由於開板大換手後資金介入布局堅決甚至是長遠打算,次新股的曆史漲幅較小或者未來持續高成長或並購重組,在第一波的股災中就已經見底,這從市場層麵完全可以印證。

這些品種有機會長持彩練當空舞並穿越市場中後期的調整,即使市場演繹成熊市,它們也會成為熊市牛股,次新中能成為未來大牛股的隻能是新興產業的高成長公司,而並不是所有品種。若市場繼續弱勢下去尋求更低位置平衡的話,對跟隨市場牛市風口吹起來的多數股票而言,二次探底也無非就是一個下跌中繼,出來混,遲早都是要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