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孫堅身後閃出一員小將,看年齡怕是比聞喜還要小上幾歲。樣貌和孫堅有些相像,手提一杆長槍擋在孫堅身前,見典韋又一戟打來,舉槍一擋一撩一突刺。典韋先手一戟被阻,後手一戟被長槍撩~開,小將槍法極快,待典韋閃過小將對著麵門一刺,二將交馬一合這才閃過。典韋回頭,隻聽那小將喝道:“聞不喜!你別忘了!家父是聯軍先鋒!你的家將再來找事,便吃我孫策一槍!”
聞喜一見是孫堅的霸王兒子孫策,連忙喝住典韋,打馬走到孫策與孫堅麵前道:“我這家將生性魯莽,我不得已將他帶在身邊,孫堅言語激我,他才發作,我們立馬就走,孫將軍告辭。”
說著,聞喜對典韋擠眉弄眼,典韋鼓著腮幫子,瞪著銅鈴一般的眼睛,惡狠狠的跟著聞喜走了。孫策年幼,覺得這麼放走二人太便宜了,就要去追,被孫堅擋在馬前,孫文台道:“你別看那聞喜嬉皮笑臉,沒個正行。他身旁猛將,日後前途不可限量。”說著,指著從地上爬起的四將道:“你四位叔父與他角力,竟不能擋,如此凶狠之徒,隨他去吧。”
程普並黃蓋道:“這廝怕是古之惡來,未嚐及也。將軍身負先鋒大任,還是趕往汜水關吧。”
孫堅微微點頭,心道:好險,若不是老子戎馬半生,自持勇力,方才怕是早被典韋刺於馬下了。
再說聞喜離了孫堅處,撫著典韋的背道:“你真是古之惡來,須知那孫堅麾下四將,各個都有萬夫不當之勇。”
典韋啐道:“除了那黃口小兒,其他不在話下。”
聞喜道:“孫堅確是當世猛將,能為聯軍先鋒,自然是勇冠三軍。他手下馬步軍都常年征戰,確是一支勁旅,日後小心提防。”
聞喜帶著典韋在聯軍中來回奔走,萬幸遇到了往來營中傳令的小校,典韋追上前去,一把扯住道:“白馬將軍安在?”
小校梗著脖子就是不說,典韋抬手要打,聞喜喝住道:“小將軍別怕,我是宛城太守聞喜,找公孫將軍有事。”
小校看見聞喜不像壞人,便道:“此處往北五裏,便是公孫將軍行營。”
聞喜一路向北,到公孫瓚營中,天色將晚,典韋向遊騎兵報了主公名號。遊騎兵飛馬入營,少頃,就看見營中飛出三騎,不是劉關張,又是何人?劉備邊走邊喊:“四弟!四弟!”
聞喜情不自禁,滾鞍下馬,跪在路旁。劉關張也跳下馬背,兄弟四人哭做一團,典韋也在一旁落淚。劉備道:“自與四弟失散,一別經年,不想在此遇見。”
聞喜哭道:“小弟一早知道兄長遠在公孫將軍處,北平太遠,弟無暇北顧。日前得知兄長在會盟之中,便星夜從鄧城趕來,與兄長相會。”
關羽道:“大哥,三弟,四弟,我們還是回營中說話吧。”
劉備抹著眼淚道:“對,對,我們先去見過公孫將軍。”
幾人入帳,劉備引聞喜拜見公孫瓚。公孫瓚道:“久聞大官人之名,今日得見大慰平生。”
聞喜慚愧道:“少時混跡於洛陽,將軍見笑了。”
公孫瓚道:“聞將軍此來,可曾見過袁盟主?”
聞喜道:“聞某此來,隻是思念兄長心切,並未帶來一兵一卒,匆匆趕來隻帶了家將一員。在公孫將軍這裏叨擾幾日,我還要回南陽去。”
公孫瓚道:“如此,便與你大哥住在一處。”
劉備口稱大善,兄弟四人並典韋到劉備帳中說話。
劉備斥責道:“不喜此言差矣!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你擁兵盤踞南陽,此刻正是國家用人之際,你為何隻身入營,不帶一兵一卒?”
聞喜道:“諸侯共聚大義,兄長不也隻帶著二哥三哥來了?”
劉備生氣道:“我在平原與民秋毫無犯,哪裏有錢糧蓄養士卒?!”
聞喜道:“我命胡車兒帶去的五百健騎呢?”
劉備側目道:“平原一地,盜匪猖獗,留下胡車兒並一千軍,維護地方治安。”
聞喜笑道:“然也,南陽一地,盤踞著袁術並孫堅這兩隻大狼,我便是把典韋帶來,都心有不甘,大哥也該知道我的苦衷。”
張飛在一旁道:“原來你們是在開玩笑,四弟若再頂撞大哥,三哥就要打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