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融資即以企業為資金融入者的融資活動,它是指企業從自身生產經營現狀及資金運用情況出發,根據企業未來經營與發展策略的要求,通過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利用內部積累或向企業的投資者及債權人,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的一種經濟活動。
現代社會經濟活動,其起點表現為價值的預付,經濟運行表現為預付價值運動與增值。具體說來,就是通過預付價值的循環與周轉,一方麵,生產出滿足社會需要的使用價值;另一方麵,生產出為企業所追求的交換價值或價值。一個社會是否有一定數量的資金預付,既決定其經濟可否在現代意義上順利運轉,也決定其經濟發展的速度。資金的預付是實現經濟發展的第一的、初始的決定力量。因此,企業總是把籌集更多的周轉資金和發展資金作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條件。
資金是一種重要的經濟資源,資金的流向具有引導和配置其他資源的作用。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的使用是有償的,其他資源隻有經過與資金的交換才能投入生產。這樣,工業化過程中資源的配置就表現為為工業發展供給和配置資金的問題:即是將資金投入使用還是閑置,是將其投資於直接生產部門還是基礎設施,是將其投入於產出效率高的行業或部門還是補貼虧損企業的問題。由於資金追求增值的特性促使它總是要向個別收益率較高的企業流動,因此,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獲得資金的渠道、方式與規模實際上反映了社會資源配置的效率。企業融資過程實質上也是一種以資金供求形式表現出來的資源配置過程,即企業能否取得資金,以何種形式、何種渠道取得資金。將有限的資源配置於產出效率高或最有助於經濟發展的企業或部門,不僅可以提高社會資源配置的效率,同時也將刺激效率低的部門提高效率;否則,它們就會因為資金斷絕而被淘汰。這樣,通過資金的運動,個別企業在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中,實現整個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經濟效率的提高。
實踐證明,企業融資與現代經濟已完全融合為一體。企業融資對現代經濟發展的直接和間接貢獻已達到全部經濟發展的2/3左右。很明顯,要保證現代經濟的順暢運行和穩定高速發展,必須優化企業融資結構,以實現企業最佳融資能力(效率最高),企業融資效率便成為一個關鍵的因素。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製下,經濟運行完全按照計劃指令來進行,企業融資效率也完全融合在整個經濟的發展效率之中。而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融資效率則相對獨立地體現出來,並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著經濟發展的效率。
中國經濟增長模式正在由供給推動向需求拉動方向轉化,粗放型擴張遇到市場需求的有力製約,無效供給將被過濾掉,增長開始成為內生的,成為市場運作的結果而不是經濟目標的主觀意願,粗放型高速增長已逐漸喪失了體製基礎。我國經濟增長必須麵對這種轉變,適應這種轉變。在供過於求和買方市場的條件下,企業若想求生存,隻能緊扣市場需求,不斷增進融資效率,在競爭中取勝。融資效率是經濟增長的必要條件,也是經濟增長最持久的源泉;相反,不顧市場需求的盲目擴張隻會造成產品積壓和資源浪費,導致長時間不良債務的上升,給長期增長帶來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