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休現在的心情很糟,孫全即位後,為了盡力的將自己皇位的所受的威脅減到最小,一方麵盡可能的將精兵都收攏於京師,以至於京師附近的精兵多達三十餘萬眾。其實強幹弱枝這一政策並沒有太多的錯誤,但孫全做得最錯啊的是精兵調走了,強將卻沒有留下來,因為這些強將很多都功勞很大,擔心壓製不住他們,所以孫全就想盡辦法的將他們除役。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是,精兵過於集中,但各地新招的士兵一沒有合格的將領統帥,二沒有足夠的老兵幫襯,然後戰鬥力就雪崩般的下滑,以至於十萬大夏精騎就可以讓一州亂到近乎崩潰。
沒心情躺在床上了,陸休再次走到牆邊掛著的地圖前,不得不說夏軍兵出滄州這步棋真的好狠。滄州一旦陷入夏軍之手,大渝王朝的京師就要直麵夏軍的威脅了,而且就算有三十萬精兵又怎麼樣,靠朝廷那幫眼高手低的菜鳥去指揮,能不一天就給你敗光就不錯了。
陸休不禁想到了羽匈覆滅前夕的最後一場大戰,兩軍排兵布陣戰線連綿百多裏,一隊隊的士兵輪換著上前,屍體堆成了山,鮮血流到低窪處成了湖。據渝軍的探子說,一隊士兵在前線廝殺不過半盞茶時間就會被輪換下去,沒有別的原因,太累,傷亡太大。有不要命的渝軍探子曾從戰場上搜集了不少羽匈軍和夏軍的兵刃,當時陸休曾經看到過,夏軍的兵刃砍得全是密密麻麻的缺口,可以當鋸子用,羽匈軍的都基本上是破碎不堪。
那一仗,夏軍最後真的可以說是靠意誌贏下來的,如果不是夏軍的意誌更強,呼於夜真的可以用傷亡將夏軍給活活堆死,但萬幸的是夏軍撐住了。陸休不禁想起了袁誌成在看到兩軍傷亡後說過的意味深長的一段話:“哪怕羽匈人都拚光了,但隻要勝了呼於夜也值了,因為她爭取到了休養生息的時間,那可是大夏最精銳的軍隊,失去了他們,大夏五十年內都恢複不了元氣。而南方諸國,除了大夏王朝,沒有別的王朝能威脅到羽匈人。可惜的是,呼於夜輸了,羽匈人的最後一絲希望也就此幻滅。這一仗過後,不論是哪個部族統一草原,都絕不敢和大夏王朝開戰了。”
雖然沒有和夏軍打過仗,但見識過了嶺山關下的夏軍後,陸休就知道,現在的渝軍在夏軍麵前可以說是不堪一擊。最主要的是夏軍那種自信,那種睥睨天下無敵手的自信,就是這種自信,使得夏軍麵對任何敵軍時光是氣勢上就勝了三分。
此時的陸休又想到了嶺山關,也不知道天門軍現在怎麼樣了,說真的,陸休對孫全讓橋淵接手是頗有微詞的,但聖意不能違抗,隻能祈禱橋淵能守住天門關了,尤其是千萬別主動出擊。 要知道天門關裏一大堆的新兵,主動出擊絕對是有死無生,而後果就是士氣一旦崩潰,夏軍甚至一個衝鋒拿下天門關都沒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