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子!“剛發了句牢騷,李敬就看到趙琳被奶媽抱過來,連忙伸手將趙琳抱到懷裏道:”朕的心肝小琳兒,是不是又調皮了?“
”琳兒沒調皮,哥哥調皮。“看著在懷裏撅著小嘴巴的趙琳,李敬頓時哈哈大笑,沒辦法,兩個小男娃趙統趙廣還隻會說爹爹和娘,另一個小女娃趙嵐還隻會爬,可這小趙琳卻已經開口成章了,說是神童也不為過啊。
李瀾匆匆往皇宮而去,剛到宮門口,就看到一個黃門正準備出宮,那個黃門一看是衛王的車駕,趕緊上前攔住道:”皇上口諭:請衛王李瀾速速前往禦書房商討國事,不得有誤!“
領了旨意後,看著匆匆離開的黃門,李瀾看他應該是去召集重臣了 。看來草原上的情形不簡單,不然皇宮裏傳來的應該隻有大慶的旨意,而現在看來不止有大慶,居然還派了黃門召集重臣, 隻希望趙雲別捅了一個天大的窟窿。
進了禦書房,隻見太子李成已經在裏麵了,而李鐸還在那翻閱著鴻翎急使送上來的信報,更讓李瀾心裏一驚的是,旁邊居然還有一封屬於鐵項的書信,看那樣式來看,應該是國書無疑,什麼樣的情形居然讓鐵項竟然到了要用國書的地步了。
不一會兒,左右丞相、禦史大夫、大將軍和六部尚書都來到了禦書房,李鐸示意宮女將奏折拿下去給眾人觀看。當李瀾看完奏折後,也不由得為趙雲的膽大而心驚肉跳,在草原上奔波千裏繪地圖就算了,這是本來的任務,回來的時候在羽匈和鐵項對峙的前線捅了羽匈人的屁股也算了,畢竟羽匈人擋路了,最無語的是竟然應鐵項大汗之邀將在鐵項大夏交界處襲擾的羽匈左大都尉都給砍了,前麵兩個都沒任何問題,這最後一件你幫人家打仗得有國書吧,不然那就是大大的僭越了。等等,國書,李瀾這才想起禦案上貌似有封鐵項的國書。
收回奏折後,李鐸的手指輕輕的敲著禦案,禦書房裏的眾人也都眼觀鼻鼻觀心,而大將軍薛仁和衛王李瀾則都有點心驚,要知道趙雲的大膽已經有點超過兩人的承受能力了。看著久久不發一語的眾人,李鐸“噗”的一聲笑道:“怎麼了,朕又不是洪水猛獸,再說趙將軍的處置也沒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戰機稍縱即逝,何況鐵項大汗不是還寫了國書過來嗎。” “那陛下召集我們……”蘇澈開口問道,自從兩個月前被封為淮安郡王後,文臣中就以蘇澈為首,而且他還是兩朝老臣,別人不敢開口的事不代表他不敢。
“看了趙將軍的奏折,朕發現現在的羽匈雖然看起來快統一了草原,但強大的外表下麵內裏卻很是虛弱,尤其在軍隊方麵,急速擴軍卻沒有足夠的軍備。朕在想,我大夏的北伐計劃要不要提前發動?”
眾人看了看,目光很快就集中到了薛仁、李成和李瀾身上,房裏隻有這三人是真正懂軍的,當然,李鐸也懂,但他想聽聽別人的意見。看著眾人投過來的目光,李瀾和李成默契的後退一步,將薛仁扔在了前麵,大將軍在前頂著是應當的。
薛仁有點無奈,碰上這樣的坑隊友隻能認了,帶著點鬱悶開口道:“陛下,提前北伐也是可以,但那樣的話,除了驍騎軍和勇騎軍外,能出動的騎兵並不是太多。”
李鐸也有點無奈,大規模的擴充騎兵造成了精銳騎兵的分散,雖然從長久來說好處極大,但短時的後果就是手裏一時湊不成大量的精銳騎兵。想想又不是太甘心,對著眾人說道:“大將軍你領頭,就出征的可行性和大家探討下,朕到時看看到底可不可行。都退下吧,等等,衛王留下。”
看著離開的眾人,再看看將自己留下的李鐸,李瀾無奈的道:“皇兄,不能操之過急啊。”
“朕知道,咱們的女婿在草原上捅了個大窟窿出來,如果朕再出把力,搞不好就可以把羽匈人給推進天坑,可現在就因為騎兵,朕如何能甘心!”
想想也是,有這麼個機會就在眼前,能抓住卻隻能讓它溜走,李瀾自己也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