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譯後記(1 / 1)

在與華夏出版社的同誌簽訂翻譯第六屆(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綱納·繆達爾傳記的翻譯合同時,我就知道這是一個艱巨的工作。作為斯德哥爾摩學派的代表人物,綱納·繆達爾的傳記不會僅是簡單記錄其生活的細節與瑣事。實際情況也是如此,這本傳記的內容著重於他的經濟學思想的形成、演進及其所產生的影響。

然而,我也深知,這樣的傳記對於許多學習和研究經濟學的中國人來講,中譯本的意義顯然是重大的,我也曾深刻體會到自己在研究生學習期間學習一些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的思想給我所帶來的震撼。鑒於此,已不年少,但心態依然“輕狂”的我便組織了我的翻譯團隊,開始了這項翻譯工作,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中文讀者能夠盡快看到一個能基本涵蓋綱納·繆達爾思想全貌的傳記,盡管其中會有這樣那樣的不足與瑕疵。

本書的翻譯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到2008年10月初完成初稿,後又經先後兩次校譯完成。參與初稿翻譯的人員有:蘇保忠、郭海麗、蘇曉雨、張在芳、梁鋆、趙春月、孫子長城、彭瑩、汪洋。但在完成的初稿中仍有諸多不足,特別是不同翻譯者在語言風格上不統一,也很難從整體上進行把握。為此,之後的兩個月,由我的研究生史寧負責又進行了通篇校譯,從而使得翻譯質量有了較為明顯的改善。遺留的個別難句由蘇保忠和呂潔斐負責。此後,蘇保忠與呂潔斐又先後對該傳記進行了通篇校譯、修改,並最終定稿。

由於水平有限,不足之處,懇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

蘇保忠

2009年3月於北京昆明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