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真相(4)(1 / 1)

第二十一章真相(4)

劉德義聽完,低頭不語。

福六道:“我徹底明白了,這一切都是假的。傳說中隻要找到守墓人,並得到他脖子上的封土盾項鏈,他就會交出這座墓裏埋藏的寶藏等等,全是騙人的,說白了就是把人騙進來當幾年守墓人。當年你扯下人家脖子上的項鏈,怕是人家故意讓你扯下去的吧。還有這次,你也是故意讓他扯下去脖子上的項鏈。”

楊劍說道:“你還別說,我那時候還真有可能是他故意讓我扯下去的。但我這一次卻絕不是故意的,當時我幾乎殺掉你們的念頭都有了,巴不得一人留在這裏,怎麼還會故意讓他扯去項鏈?要知道這封土盾項鏈可是守墓人唯一的標識,隻有它才能打開裝著墓誌銘的盒子。”

福六又問:“你每天都待在這下麵,為什麼自己不進去打開,偏偏要等到現在?”

楊劍說道:“這還用問嗎?我是守墓人,就應該守規矩。守墓人隻是看守這座墓穴,對墓主人來說,這裏最珍貴的東西不是奇珍異寶,而是這墓誌銘。我可以進入暗室觀賞把玩裏麵的珍寶,但絕對沒有資格翻看墓主人的墓誌銘。這是在戴上封土盾項鏈的那一刻,就應該明白的道理。但是他就不同了,他不是守墓人,是盜墓人,不論做出了什麼事情,都合乎情理。所以,我寧願自毀規矩,要他把墓誌銘拿出來交給我,也不能落在你們手裏,落入了你們手中就意味著這座墓穴被強暴了。抱在我懷裏就還有希望將墓的穴氣延續下去。”

楊劍說著,忽然朝我喊了一聲:“把墓誌銘放回原處去。”

本來呆若木雞的我,一個激靈,抱著墓誌銘便跑了出去。但是沒有朝著裂縫後麵跑去,而是一溜煙地跑出了門外,跑下了階梯,後來大家便不知我跑向了哪裏。

過了大半個時辰後,我回來了,渾身泥濘,並且還光著腳丫子,懷裏的墓誌銘也不知去向。

雯雯說,墓誌銘被我藏了起來。也許哪一天我能靈光一閃,回憶起把它藏在了何處。也許連楊劍也不知道它的去向。

雖然墓裏已經沒了墓誌銘,但守墓人依舊在地下守護著。除了楊劍,還有劉德義,常二,胡三,範氏兄弟和福六。

我和韓生王昌在山澗裏懸了條鋼絲繩,每逢初一十五,都會滑下去跟他們相聚,有時候雯雯也會隨我們一起下去。

他們七人說,那間堆滿珍玩的暗室,就是整個世界。

很長的日子裏,我一直迷茫著,不解他們的行為。不知道究竟是他們在盜墓,還是被古墓所盜。每當提著食物衣服進去墓中,看到他們極不情願地從暗室裏出來,接過東西轉身便進去的背影時,總想著喊他們一起上去,可惜每次都沒有開口的機會。

有時候,我也會坐下,閉目冥思,希望能回憶起自己究竟把墓誌銘藏在了哪裏,可惜每次都被雯雯喚醒,要不就是被鬧鍾喚醒。

我們村子中間的祠堂今年翻修時,從正梁的紅木鬥裏發現了一摞金片,上麵刻滿了文字和花紋。村子的老人們都說,這摞金片是在建成祠堂收工時,放上去的。而這座祠堂始建於明朝。為了證明這摞金片自始至終一直躺在祠堂的正梁上,老人們都從家裏拿出了厚厚的暗黃色族譜家譜,族譜上的文字花紋跟金片上的一模一樣,仿佛是用金片摹印而成。

這樣的族譜,村子裏家家戶戶都有,我家自然也不例外。

我搬著繁簡對照字典,將族譜大致翻譯了一遍,內容如下:(如果內容裏出現了公元多少年之類的現代話,那是我添加進去的,請忽略,請別較真。)

明朝太祖朱元璋,年少時家貧,為謀活口,曾經端碗要飯,設套偷雞,強取富紳。為了吃飯,還曾剃發為僧,掘塚盜墳。偶入周陵,得金銀無數,遂募士揭竿,百曆沙場,終成君王。

朱元璋登基後,時常想起自己人生的轉折點,不是大敗元兵,而是自己最低穀的時候,居然能從一座周朝大墓中掘出金銀,招募將士,可說是冥冥中自有天意。故發願重修周墓,並為墓主做精銅棺槨。

然而在修繕中,工匠們竟然在周墓之上發現了一座唐墓,根據唐墓的規模禮製,皇家工匠得出這樣的結論:這座唐墓是故意修建在周墓之上,以求國運昌盛。

無奈之下,工匠們隻能將精銅棺槨加高加寬,從周墓裏一直伸進了唐墓,以求本朝也能盛世昌平。

後,朱元璋又頒令,凡朱家後人,一律在這裏修建祭祀墓。

又後,建文帝朱允炆讓出龍椅給叔叔朱棣,率人化作農夫前來守陵,至終。

朱允炆後人便代代定居在此,並稱此地為墳上村。

對了,忘記介紹我的名字了,我姓朱,叫守,是朱元璋的第二十世孫。記住了,是朱守,不是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