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璣,不得胡鬧,讓師兄帶你下去,”靜心大師雖然大聲嗬斥,卻並不見怒色,“各位大師見笑了,這是我新收的徒孫,帶他出來見一見世麵,不曾想擾了各位,是老僧管教無方了。”
“無礙無礙。”道場中央眾位高僧均是出聲。原本緊張壓抑的氛圍因為這孩子一句戲言一掃而空。
庫呐·帕蒂達卻是心中凜然,這小和尚才三四歲,竟然能說梵語,可見其慧根不淺。
庫呐·帕蒂達心中那一絲悲切也因為小和尚這一鬧煙消雲散,正如那女子話中所說,即是輪回,何來悲喜。
於是庫呐·帕蒂達整整思緒說道:“三年前,弟子在寺外遇到一個華夏女子,她向我問,師傅,輪回在哪裏,弟子告訴她。輪回在六道之中。”
“女子卻說,你們都騙人,我走了好多寺院,問了好多和尚,有人告訴我輪回在天地之間,有人告訴我輪回在佛祖的手掌裏,還有人告訴我,輪回在往生極樂,你們到底誰說的是真的?”
“弟子便問她,那施主覺得輪回在哪裏?女子卻突然流淚,口中不停說: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隻知道他去了輪回,我要去找他。然後便跑了,弟子擔心這位女施主出事,就跟了一程。”
“果不其然,這位女子在集市上買了尖刀,回去了住處,弟子尾隨其後,將她救下,問她何故輕生,女子說,她十歲那年父母雙亡成了孤兒,後來認識了她的戀人,但前不久他的戀人留下一封信,信中說他去了輪回,後來女子得知戀人病逝,她便四處遊走,尋找輪回。她說,他死了就到了輪回,我也要去輪回找他。”
“後來長達兩月,弟子日日跟這名女子在寺外交流,談天說地,引古論今,也說佛法珠璣。弟子本以為女子從此不會再輕生,哪料想她還是輕生死了,方才這句話便是她留下的。”
眾位僧侶皆是口宣佛號心中唏噓。庫呐·帕蒂達沉默片刻才有接著說道:“後來數年,這件事一直壓在弟子心中,弟子一直想不明白,螻蟻尚且偷生,這位女子不過失去一位戀人,為何非要輕生。”
“剛才靜心大師說,女子留下的這句話多有曲折,弟子詳細參悟,突然明白女施主為何而去。”
“她在這塵世中已然了無牽掛,而在輪回中,卻還有她的戀人,她已是不用去探知到底有沒有輪回,輪回又在何處?她隻想結束自己在這一世中的生命,因為此生已然無望。此刻,弟子心中所想,僅僅是搭一座橋,讓女施主通往輪回。”
庫呐·帕蒂達閉上雙眼,將往生咒默念一遍,才又說道:“生而望之,無望則無生。弟子欲度人,卻給不了女子活下去的希望。而佛祖度人,度的卻不一定是人心中所想之彼岸,隻有明了他人心中所想,才能度人。然而要明他人,先明自身,所以弟子說,以度己之心度人,方為真度。”
“至於若是遇上十惡之行已然深入心性,又如何能度?不如將惡打入輪回,再生造化。如此,也救了蒼生。”
此言一出,四座皆驚!
佛祖慈悲為懷,從不殺生,佛門弟子戒以素食,不管佛教分幾宗,但此教條人人都謹記。可是庫呐·帕蒂達言語中的意思卻說,惡性度化不了,不如以惡製惡。
一時之間場中僧侶們嘩然一片,相互議論,唯有靜心大師卻向庫呐·帕蒂達行佛禮道:“阿彌陀佛,老僧受教了。”
靜心大師不再坐於道場中,龍行虎步向外走去。見到明璣小和尚,用手指輕輕扣了扣小和尚的光頭訓斥道:“小和尚,好大的膽子,回去關你緊閉,看你還敢不敢搗亂。”
明璣卻不以為意笑嘻嘻的說道:“老和尚,我這不是搗亂,我是看那師兄心中早有鬱結,出言點化於他,至於他能不能理解,就看他的造化咯。”
靜心大師作勢欲打,明璣小和尚卻是快步跑了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