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盜鑄大案下
“伯卿,這一案你可有頭緒!”不是雍王無能,而是這查案之能本就不是他國君應該擅長的,倒是伯瓚主管監察之權,可以觸類旁通。
“大王,有這等膽大包天之人,也應該有滔天之能,在大雍這樣的人可不多!重要的是何人有此閑心!”沒有朝廷官員牽扯其中,就憑那些商賈,哪裏有這樣的膽子。
“究竟是誰,敢行這等竊盜國本之事!”官商勾結,在如今世族掌控國脈的九州,根本是無法避免的。雍王倒也是清楚,可是有這般能力之人,又沒有這等必要,貪圖這“蠅頭小利”。
就比如三公十二卿,家中那一個不是富甲一方,何必做這等偷盜精銅,盜鑄銅錢之事,獲利與風險相差甚遠,如果是純粹的貪婪,到了他們這般,貪戀的隻有權勢了。
一旦被查到自己身上,就是伯瓚都沒有能力輕易揭過,之前鑄幣權可是牢牢的把持在雍王手中,如果因為盜鑄失了晉升之路,乃至殺身之禍,可就不僅僅是因小失大了。
“大王靜候無饜衛的消息便是!”伯瓚早就安排下去了,不過他從鎮國渠回來就直奔王宮,到底是什麼時候下的令,
“咚咚咚……”緊閉的殿門外響起一陣敲門聲,來人竟沒有通傳,就能隨意來到藏功殿外。
“進!”雍王道。
“卑職三足,拜見大王,拜見衛主!”來人是一個威武的男子,有著如劍刃般的棱角分明的臉龐,健碩的身軀中似乎蘊藏著爆發性的力量。
“可有消息!”雍王急著站起來問道,
“回稟大王,牽涉其中的商賈都神秘失蹤了,家院中空無一人,沒有留下絲毫痕跡!”
集體出遊,還是遭人滅口了呢?顯而易見。
“那麼與之相關的官吏呢?”雍王雙眼冒火,
“恕卑職無能,晚了一步,同樣毫無蹤跡!被人刻意抹除了!”三足目光中閃過一絲愧疚,卻全毫無畏懼,
這樣的事很值得回味了,殺人滅口,並不難,可是像這樣一點痕跡都不留下,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
不等雍王反應,伯瓚喝道。
“三足,無能確實是罪,但是放棄才是大罪。既然能察覺出有人動了手腳。那便不是毫無痕跡。要動用如此多的人手,隻要不是鬼神作祟,都不會毫無蹤影!你帶著無饜衛繼續暗中調查,看看臨淵有沒有多出奇怪人來。特別是那些罪人府邸周圍的國人,他們口中一切都要仔細端詳,抽絲剝繭。勢必找到突破。”
三足沒有立刻應下,而是在等待雍王的決斷,他此舉但是很符合雍王的心思。
“伯卿所言有理,但無饜衛辦事不利,不可不罰,念素來有功,允其將功折罪!嚴查鎮國渠精銅流逝一案!”王並不是無缺之人,他不懂查案,但也明白伯瓚之策,
三足猶豫了一下,叩首言道,“回稟大王,請再恕卑職失察之罪。此案已不僅僅是盜竊精銅了!前幾日無饜衛注意到民間上出現了一批新鑄的銅錢,本以為隻是民間私鑄,派人向廷尉寺報案後,便沒再注意,可現如今,鎮國渠精銅流逝發生後,卑職才發現這私鑄銅幣的數量雖然不多,但是至今卻仍然持續不斷地流入民間。”
伯瓚和雍王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索性盜鑄之人還算理智。短時間內,對臨淵的物價並沒有造成太大的波動,
但兩人已經在思慮如何應對可能爆發的物價飛漲,
“三足你不應該命人報案的!”雍王歎氣道,如果被鑄幣之人察覺到廷尉寺已經在調查,隻有兩種可能,一是銷聲匿跡,讓此案變成無頭公案,二是孤注一擲,將私鑄銅錢全部湧入市場,這無疑是國人的大難。從目前案犯的滅口之舉,未必不會有此喪心病狂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