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3、古代“元宵節”的創業商機:天價皮影(1 / 1)

23、古代“元宵節”的創業商機:天價皮影

2013蛇年元宵格外甜

元宵節最普遍的節目就是吃元宵,賞花燈和放煙花了。但不少現代人有所不知的是,曆代元宵佳節也會賣皮影,演皮影戲。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民俗委員會副主任王作楫告訴記者,曆代元宵節還會舉辦民間花會,出售一些工藝品等,這些工藝品就包括皮影。

據了解,皮影已經有2000多年的曆史了,相傳是漢武帝劉徹心愛的妃子李夫人死了漢武帝非常想念她,於是一位宮女就穿上這位妃子的衣服在月光下翩翩起舞,皇帝看到這位宮女影子以解思念之情。上麵的詩歌說的就是漢武帝思念愛妃的典故,這也是皮影戲的最初來源。到了唐代,皮影戲是一個人表演一個人說唱,但沒有故事情節,到了宋代皮影戲是一邊演戲,一邊有絲弦伴奏,有了故事情節,也是在宋代有手工業者專門賣皮影。

北京皮影戲路家班第六代傳人路海是北京著名的皮影藝人,對於皮影戲和皮影,他可是行業的權威之一。他告訴記者,皮影藝人在演出的時候,有自己的水牌,是供人點戲用的,上麵寫著戲碼,有文戲、武戲等。當時北京有幾個皮影小劇場,如西單、勸業場、老東安商場等,一般都是劇場老板與皮影藝人合作演出。“一次元宵節,有人出了30萬元(當時以萬為單位的,相當於30元錢)給皮影藝人,這就相當高了!”路海說。演出結束後,收入一般是三七分成,老板得三成,藝人得七成。當時在小劇場看皮影戲,實行計時收費,進去時給個牌,寫上幾點,然後出來時計算時間,十分鍾兩分錢。

而皮影的價錢怎樣呢?路海告訴記者,1948年他的爺爺賣了兩個皮影給英國人,一個是孫悟空,一個是豬八戒,共賣了5美元,這在當時可謂天價。

(來源:網絡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