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導讀(1 / 1)

無論中國新一屆領導人是否著力重塑中國經濟,中國經濟都將發生改變。經濟增速正在放緩,出口和投資已不再被視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公共政策的製定必然也將體現這些轉變。簡而言之,中國正在進入一個新階段,必將不同於我們所熟悉的之前的中國。在本期《麥肯錫季刊》特別版中,我們著重討論商業領導人麵對中國新形勢所必須了解的一些主題:

“再平衡”和新興中產階級。隨著個人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性越來越顯著,對消費者提供服務將變得更加有利可圖,但也更富挑戰。《中產階級重塑中國消費市場》一文重點分析了未來拉動消費增長的客戶群——新興的上層中產階級、具有全球視角的年輕消費一代。同時,中國網絡零售業的異軍突起又增加了消費的複雜性。

生產向價值鏈上遊延伸。中國新興消費階層的成長得益於工資增長,尤其是製造業。過去製造業主要靠低成本的出口來拉動,但為適應新形勢,現在必須對運營體係進行升級,因為企業不能單純以依靠廉價勞動力作為其唯一競爭優勢。還要提高生產效率,梳理供應鏈、提升資本效率,同時滿足國內消費者對高價值產品的需求。

技術與創新。消費者的期望值不斷提高,這是在中國發揚創新精神如此重要且令人振奮的原因之一。我們與聯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元慶的訪談中也提到了這一點,他認為創新精神對聯想“PC+”戰略至關重要。其他領先的中國企業也非常重視創新精神,它們開始與大學建立新型的合作夥伴關係,將知識產權保護植入公司文化之中,打造年輕、富有創造力的人才新基地。

企業能力建設。中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認為,中國企業還缺乏推動下一輪增長所需的真正的領導、管理和運營各類人才。但中國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公司能力建設也是對正規教育的有力補充。詳細內容請參閱《中國式能力建設》一文。

新的投資環境。建設更加智能和更加清潔的中國城市,為投資者帶來了無限機遇。但是,我們與一群領先投資人討論後發現,對於私募公司來說,唾手可得的增長性回報時代可能已經結束。更多參與運營(這需要更加完善的公司治理)——將是獲取未來經濟收益的主要推動力。

上述巨大而深遠的變化為新進者和進攻者提供了趕超現有領先者的機會,使得現有領先者原本來之不易的主導地位充滿變數。我們希望這一期的《麥肯錫季刊》可以幫助您在前進的道路上成功掌舵。

祝您開卷愉快!

Nicolas Leung(梁敦臨)

麥肯錫大中華區總經理

Gordon Orr(歐高敦)

麥肯錫亞太區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