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遠海危機呼喚中國空軍鷹擊思維(1 / 1)

遠海危機呼喚中國空軍鷹擊思維

卷首語

作者:戴旭

近幾個月來,日本連續出動F-15攔截中國非武裝的海監飛機,甚至還出動反潛機騷擾中國海監船。顯然,日本已經並將繼續提高與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對抗等級。中國外交一向遵循對等的國際慣例,否則難免被視為“弱國無外交”。此時,國內外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要聚焦到中國空軍身上。

日本動用戰機是一個質變性的外交舉動。由於二戰後美國對日本軍國主義未進行有效清理,致使日本政界在相當程度上沿襲了曆史上的帝國擴張意識和蠻橫的外交風格,同時對恢複“西太平洋強國”地位念念不忘。在日本不假思索地動用航空自衛隊之後,中國空軍除了以對等甚至更大力度迎上去,似乎已經別無選擇。這首先是外交需要。當挑釁者進行炮艦外交的時候,最恰當的外交工具和語言就是炮艦。其次是挽救和平的需要。對日本的危險遊戲必須接招,對日本的戰爭冒險舉動必須壓製。由日本右翼挑起,從民間對抗開始,到非武裝力量對峙,再到軍隊躍躍欲試,釣魚島危機的升級是很迅速的。晚清和沙俄都是因為輕視日本的戰爭意誌,而遭到毀滅性慘敗。日本三軍為了釣魚島危機,至少已經進行了十幾年的精心準備和反複演練。對日本今後的舉動,切望中國空軍不要等閑視之,而應早定預案,早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和部署,切實做到一旦需要,立即行動。

現在設想中日雙方的空中衝突也許為時尚早,但隨時準備捍衛國家利益是軍隊的天職。軍人不能像外交官一樣整天把“和”字掛在嘴上,而應該時時把可能麵對的敵手和戰爭形式掛在心中。由於陸地環境相對穩定,在相當長時間內,中國發生地麵武裝衝突的可能性比較低。而類似釣魚島和南沙群島那樣的遠海危機,則是現實的、迫切的。

在美日數不勝數的各類演習中,不僅直接針對釣魚島或南海水域,更把打擊中國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當成其基本想定,這些地區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積累的物質財富的集中地。不管發生哪種形式和規模的戰爭,中國軍隊都不能允許任何外部力量,再像當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日軍蕩平中國沿海工業設施那樣,損毀中國人民辛勤勞動的成果。這就要求中國空軍不能僅僅滿足於在領海、領空內叱吒風雲,還必須具有在公海以外應對危機和壓鎮對方戰爭冒險,乃至攔截戰爭、在出發地消滅敵人的意識和能力。因此,確立高翔遠撲的鷹擊思維,是中國空軍刻不容緩的戰略要求。

正義的戰爭是經濟發展的推動力、民族精神的凝合劑,也是拉動軍隊現代化發展的強引擎。沒有六十多年前的朝鮮戰爭,就不會有強大的中國空軍橫空出世、迅猛發展。眾所周知,在日本的後麵有個美國;在日軍的後麵,有準備實施對華空海一體戰的美軍。在日本看來,有美國支持就有了勝利的保障;在筆者看來,迎擊強敵恰是中國空軍質變性發展的曆史機遇。一千個口號一百場演習也頂不上一場真槍實彈的戰爭對自身素質的拉升作用。中國空軍不尋釁,不好戰,但絕不畏戰。在中國陸海空軍中,惟有空軍沒有單獨進行過自衛反擊作戰。眼下日本的蠢蠢欲動,暗伏著這樣的可能。中國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的道路,但也堅定不移地捍衛自己的合法利益。如果釣魚島危機向戰爭的方向發展,那將像磨刀石一樣,砥礪出中國空軍現代化的刀鋒。六十多年的煌煌戰史記載了中國空軍的一鳴驚人,現實如果賦予中國空軍創造光榮的機遇,筆者相信,那將是另一篇捍衛和平的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