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還原生活的質感(1 / 1)

還原生活的質感

品味

作者:陳昆

譚逸是時下畫壇頗為矚目的工筆畫家之一。提到譚逸,不得不說到三年前的一次賽事。

彼時,兩年一度“金陵百家全國中國畫展”評選落下帷幕,十位青年藝術家獲得了本屆美展的大獎,其中譚逸作為山西省第一個獲此殊榮的藝術家得到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山西太原是個曆史名城,文物豐富,民風淳樸,可以說是中原文化積澱之集大成者。雲岡石窟、平遙古城、永樂宮、五台山等等名勝古跡分布在太原周邊,這裏既有宗教給人帶來的神秘感又有商業氣息的繁華。在如此環境中成長起來的譚逸,用心靈感受著三晉文風,用畫筆記錄著曆史變遷。朋友們說起譚逸,總有這樣的感受:“譚逸給人的感覺是謙和但不謙卑,像是帶有一種佛家的安寧在其中。” 譚逸相信安己、安神才能安身,所以在畫畫上,他盡可能的遵從自己內心的意願,真誠真摯,不驕不躁,超然度外,畫作反而有了禪意。

獲獎作品《星來了》係列描繪了記者在捕捉新聞時候的一瞬間的情態,形神畢肖,妙趣橫生。仔細看畫麵中年輕的記者們,不僅僅是衣著裝備畫出了職業生活,特別是人的表情或緊張忐忑或自信專注,給觀眾過目不忘的印象。藝術語言上,藝術家純用黑白,單純洗練地表現了一個複雜的現代場景,結構明晰又別出心裁。有生活的觀察,有恰當的藝術表現,這就是能夠征服挑剔評委的最直接原因吧。

譚逸在獲獎感言中誠懇地給觀眾們介紹:“《星來了》是近期創作的作品,沒有太多的觀念參與其中,其實很簡單,我盡量去還原他們本來的生命質感,色彩上回歸到簡約的黑白世界,從版畫,漢代的畫像石、畫像磚汲取營養。雖然表現的是當代,但還是想追求視覺背後的曆史感。隻是想對這一本來光怪陸離的世界給予一點凝重,因為當代社會與當代社會中的人太需要這一點了。”

當“追星”成為觸目可見的社會時尚,成為從一個側麵反映出身處盛世的民眾無憂無慮的精神調味需求時,種種情狀不期而然地不斷映現在藝術家的腦子裏,對草根生活的認同、感悟,激發了作者的創作欲望,最終化為富有魅力的藝術畫麵。南京藝術學院丁濤教授指出:“《星來了》的創作,是一組攫取當下生活場景加以集中表現的藝術剪影。無疑給觀眾提供了一碟有滋有味的精神菜肴。這是一幅依循現實主義創作精神,著眼於社會人生,在多姿多彩的生活萬花筒裏,點擊到的充滿諧趣的頁麵。”

譚逸喜歡寫生,也善於寫生。在中央美術學院的求學生涯中,他筆耕不輟,畫出了100多張寫生作品,慢慢找到了自己的風格語言。這一樸實無華的風格與其沉著的性格相關。在充斥著現代與後現代藝術駁雜與喧囂的環境中,他沒有為外在環境迷惑,而是專注於自己的內心需要,摒棄觀念的幹擾,在形式語言上著力無疑是一種智慧的選擇。

譚逸是個敏感於生活的人,他喜歡靈活機動的創作,如果對某種題材有了靈感,抓起畫筆可能會廢寢忘食好幾天,不畫出來不罷休。他創作的體育題材《角力》係列也在各大展事中獲獎,作者希冀的“在現代作品中增添了些許曆史感的厚度,賦予熙熙攘攘的世道以一點凝重、靜謐的因子”、“去還原人們本來的生命質感”,在勤奮而智慧的筆下,確然已如願以償。(支點雜誌2014年5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