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摘要(1 / 2)

本書以現階段中國製造業投資為研究對象,從製造業投資推動經濟增長的角度,詳細分析了中國製造業投資的規模、結構和效益以及相關影響因素。包括導論在內全書共分為九個部分:

導論簡明地闡述了本書的意義和背景,以及研究的範圍和框架、主要研究方法以及存在的問題,介紹研究的創新點,並回顧國內外的研究進展。

第一章在分析相關概念的基礎上,通過係統回顧不同時期的經濟增長理論,論述製造業投資和經濟增長的理論基礎,闡明製造業投資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意義。

第二章分析我國製造業投資的發展狀況,從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入手,闡述加強製造業發展對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重要作用,說明我國繼續加強製造業發展的客觀必然性。

第三章從投資規模的角度,利用投資的乘數原理,通過計量模型分析和檢驗,說明製造業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以及製造業投資對不同地區經濟增長的貢獻程度,強調了維持一定數量的製造業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必要性。

第四章從投資結構的角度,分析我國製造業投資的行業構成情況,重點分析了製造業的基本建設投資和更新改造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說明在製造業投資中應該加強更新改造投資的力度,通過更新改造投資不僅可以優化存量結構,還能夠為提升製造業整體技術水平創造物質基礎。

第五章從製造業投資效益的角度,實證研究中國製造業投資效益的情況;闡述了在製造業的投資總量穩步增長的情況下,改革開放以來製造業投資效益起伏變化雖然較大,但是最近幾年總體上並沒有惡化,不同行業間的投資效益有較大差別,技改投資效益較好。

第六章研究不同的融資渠道對製造業投資的影響,在中國現有的金融市場環境條件下,製造業投資的資金來源中企業自籌的比重在不斷加大,尤其是通過證券市場募集投資資金已經成為製造業投資的重要來源,渠道變化引導製造業投資不斷提高效益。

第七章研究自主創新對製造業投資的影響,如何解決製造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投入不夠的問題,是製造業投資中的重要抉擇,通過對製造業核心技術研發尤其是高新技術設備的投資,對提高製造業投資效益和結構優化有重要意義。

第八章闡述影響製造業投資的經濟政策因素,從影響製造業投資的宏觀經濟政策中,選擇了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和環保政策等作為研究對象,就如何通過相關的政策選擇來推動和促進製造業投資,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本書的主要創新點有:①以製造業投資為切入點,利用統計資料,采用阿爾蒙滯後分布模型,定量研究了中國製造業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以及在不同經濟區域的經濟增長中的貢獻。②在製造業投資結構的分析中,不同行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不同,尤其是技改投資和基本建設投資中,技改投資對經濟發展的貢獻較大。③製造業投資效益不穩定,但是最近幾年的效益在好轉,技術改造投資效益好於基建投資效益,不同行業的投資效益差別很大,重化特征的製造業投資規模在加大,投資效益也在好轉。為了充分利用20世紀前20年的戰略機遇期,隻有維持一定規模的製造業投資,不斷提高製造業的投資效率,通過優化投資結構來提升製造業的產業素質,中國才能夠逐步由製造大國轉變為製造強國,才能夠推動國民經濟健康、持續、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