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職院校圖書館信息化管理係統建設探討(1 / 2)

高職院校圖書館信息化管理係統建設探討

學術交流

作者:陳碧環

【摘要】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和進步,高職院校信息化水平也越來越高,尤其是高職院校圖書館,已經使用了各種信息化管理工具,方便學生借閱、還書等流程,降低了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工作量,同時提升了工作效率。

【關鍵詞】高職院校,圖書館,信息管理係統

1.引言

隨著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有效的支撐了管理信息係統應用和普及。目前,基於網絡的分布式應用管理信息係統發展迅速,已經在人們工作、生活和學習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人們的傳統生活、工作模式進行了革新和改良,大大的改善了人們的生活品質,提高了人們的工作和學習效率。因此,根據當前成熟的IT係統開發設計方法,立足當前係統現狀,基於高速發展的信息技術手段,開發設計先進的分布式應用係統已經成為許多科學工作者研究熱點,尤其是在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係統建設方麵,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據統計,我國98%的高職院校已經使用了信息化管理係統,極大的方便了高職院校圖書管理工作,提升了學校的信息化水平。

2.信息化管理係統建設架構

2.1 係統C/S體係架構

分布式應用係統設計時采用的係統架構主要包括兩種模式,分別是C/S體係架構模式和B/S體係架構模式。目前,分布式應用係統主要是采用計算機管理技術、數據庫存貯技術、網絡技術有機結合,開發設計得到的軟件產品,因此,這些軟件的組成部分之間的結構如何設計才能發揮係統的最大效能是一個關鍵問題。隨著眾多的計算機科學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目前已經誕生了許多健壯的軟件體係架構,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是C/S體係架構模式。C/S體係架構主要包括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分別是客戶機(Client)和服務器(Server)。

在C/S體係架構中,客戶機最重要的功能是處理分布式應用係統的瀏覽器發送的業務功能、數據處理請求,同時將業務功能處理結果發送到服務器端,以便服務器按照處理得到的請求進行解析和處理,把處理結果反饋給客戶機,然後由客戶機發送給客戶,也就是將數據處理結果輸出到顯示器。在分布式應用軟件係統中,其數據處理過程主要依賴服務器進行完成,服務器是由Web服務器和數據庫服務器共同構成的,他們能夠有機結合,協作完成客戶機發送的業務功能處理請求或者數據請求等。

因此,由上述分析結果可以得知,基於C/S體係架構的分布式應用係統被分為兩個相對獨立,同時又能夠進行交互通信的功能模塊,這樣就可以使得客戶的一個請求在兩個獨立的層次上進行完成,然後進行交互通信,反饋結果給客戶。這種模式就可以很方便的使用計算機網絡內的資源,其可以又許多計算機進行有機結合,共同執行客戶的一個請求,使其得到最大的效能發揮,客戶的請求得到處理的整個過程對於客戶來講是透明的,就如同一台計算機一般。

2.2 係統B/S體係架構

隨著IE瀏覽器的日益方便,B/S體係架構使人們為了提高分布式應用係統響應速度而設計的一種新穎體係架構,其可以大大的降低服務器端的工作量,將其分解為服務器和數據庫服務器兩層結構,同時可以簡化客戶機上的許多配置工作,該結構自從誕生以來,由於其較少的客戶端配置,適宜應用於互聯網,因此,已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目前,許多由C/S體係架構模式設計的分布式應用係統都整合再開發,其配置工作量和響應速度得到極大的改善。B/S體係架構模式將應用係統分為三個層次架構,分別是表示層、功能層和數據層,其中每一個層都能獨立的完成自己的工作,然後將其請求發鬆鬆到下一層,或者將處理結果反饋給上一層,使其有機集成,就能夠完成用戶的一個請求。下麵就對這三個部分加以介紹。

表示層:在B/S體係架構中,與用戶接觸、供用戶進行輸入請求信息的層是表示層,該層的功能是接受用戶從瀏覽器上輸入的業務請求,並將請求發送給中間層,既是邏輯層,然後接受邏輯層反饋回來的結果,將其顯示在客戶端,供用戶瀏覽。表示層位於客戶端,人們可以使用IE瀏覽器等發送請求,接收處理結果。B/S的表示層與C/S的客戶機不同,其無需大規模的軟件安裝和配置,僅僅是安裝一些簡單的插件,如果係統升級之後,也僅僅是插件升級,而不是整個客戶端都需要升級,另外,安裝升級過程簡單,無需網絡管理員一台一台及其配置,非常簡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