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查了一下,已經改了有幾年了”
“我們還能招他為國家隊效力麼?”
“這個,除非他改回國籍”
“那能做做他工作嗎?畢竟是我國培養出來的球員”
“……”
“怎麼都不說話?”
“領導,他如果改國籍,在英國就無法獲得勞工證,也就無法出場了”
“哦,這倒是個問題,不過,英國不是有個什麼特殊天才條款麼?”
“有倒是有,不過~”
“有什麼話就說”
“這來回操作過於複雜,首先要馬克勤同意改國籍,然後利物浦要馬上申請特殊天才條款,這時間都說不準,而且現在他是按英國國籍注冊,這樣轉換,英足總有什麼想法也不確定~”
“事在人為嘛,我國的足球要衝出亞洲走向世界,這些優秀的球員就不能流失,另外合作的體育品牌也希望國家隊有更有號召力的球員”
“那我安排人先接觸一下?”
“嗯,先聊聊看嘛”
英足總的國家隊教練組會議與他們的想法不謀而合,對於如此年輕的優秀球員,他們肯定是要招入國家隊的。
隻是由於馬克勤不是英國出生,屬於移民,招一個英籍華人進國家隊,他們還需要考慮一下,但用青年隊先把路鋪好,以後如果順利直接招入國家隊就水到渠成,如果不順利,就不招,也沒什麼損失。
英國很多國家隊成員在青年期都是雙國籍可以代表兩個國家出戰,具體要看球員自己選擇,但中國國籍有排他性,這對他來說將是個不大不小的煩惱。
馬克勤自己還沒有深思熟慮過這件事,一切來的太快了,他根本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複雜性。
確切的來說,他已經開始需要一個經紀人團隊了,公關處理,轉會談判,合同談判,勞務糾紛,市場開拓,法律政策援助,投資理財,彼得能幫他的地方真的不多。
有名的經紀人都有自己的體育經紀公司,像門德斯、拉伊奧拉他們的公司幾乎管理著球員的一切,這還不是最主要的。
最重要的是他們利用手裏的資源不斷的為球員提高身價,通過轉會,通過媒體,通過商務開脫,通過各種渠道……
他們已經由輔助助理的角色向品牌策劃轉變,他們會把一線球星當做一個品牌去運營!這在日後無數的成名案例中得以證實。
以後被稱為“總裁”的c羅,每年的合同價值、肖像權價值、產品周邊、商務合作、品牌專營,這些加起來每年都有幾億~歐元!
圍繞著c羅這個品牌,衍生出了諸多為他服務的產業鏈,要不你以為名宿們為什麼那麼喜歡沒事出來說說話?拿人錢財,廢物利用罷了。
nba有一句名言:一切都是生意。
在歐洲足球世界,這個準則也適用,大部分球員貌似很風光,但仔細想一想,他們大多沒什麼文化,能夠從事的行業本身就十分狹隘。
教練評論員的薪水和球員那是天上地下的差別,每個人的職業生涯短短十來年,所以對於很多球員來說,生計往往比夢想,忠誠更重要。
一個球員說我想有更大的挑戰,那一定是說我想要更出名,更高的周薪,更貴的商務身價。
就像事業和愛情,換個說法就是金錢地位和女人,一個勵誌一個庸俗,沒啥特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