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站。陽關從火車上走了下來,放下手中的包,雙手捂住了臉,可勁兒搓了兩下,臉上透漏出一種特別的韌性。
陽關是一個孤兒,他父母在他九歲的時候因為意外事故去世了,留下他和妹妹兩個人相依為命,兩人住在孤兒院生活。後來,在陽關十三歲的那年,他帶著七歲的妹妹逃離孤兒院,開始流浪生活。
陽關的父母都是大學老師,也都在一個學校的教國學專業。兩人對中國傳統文化有這很深刻理解,因此深感讓孩子接受國學教育的重要性,兩人當時從胎教開始,就天天放一些經典音樂或者古文學作品,孩子出生後兩人又讓孩子大量接受那些經典文化,包括儒家四書五經,道家的《老子》,釋家的佛禪經典,還有易醫相典籍。陽關小時候簡直沒有童年,每天除了讀書就是讀書,《論語》都讀了上千遍,很多典籍那是張口就來,陽關那時根本不懂的那些之乎者也是什麼意思,隻是被迫而已。當然在那個時代這種胎教和經典教育的觀念是非常先進的,在現在看來這種教育有點近似‘虎媽教育’方式,但是這未必不是沒有可取之處。此者暫且不去深入爭論。
後來在流浪過程中他開始漸漸體悟到那些枯燥的文字中所蘊含的道理,越來越感覺到國學的博大精深,因此在流浪過程中,每當到一個城市,他就會想法設法的去接觸那些大學者,大師,去請教學習。很多東西我們並不能去主觀的判斷,陽關也是覺得如此,因此流浪的過程中,他總是不斷的求證那些古聖先賢的道理。
陽關為人豪爽,重情義,為朋友兩類插刀,十幾年來結識了很多朋友,天南海北的,奇人異士。他為了防身,自己練了一手好飛刀,多年來到是玩的頗為得心應手。兩千年時在東北遊曆時結識奇人劉善人,和著名的中醫大師劉教授,跟從兩人學習過一段時間,接觸到中醫文化和傳統儒家文化的深層內涵。也曾經和茅山遊方道士一起遊曆,那段時間讓他有機會接觸到密宗玄學。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安排妹妹在北京上學,陽關每個月都要給妹妹寄生活費,他也已經有1年多沒見過妹妹了。
這次來青島是為了幫朋友一個忙,處理一件比較棘手的事。他的這個朋友叫趙海,外號大海,是他的一個挺鐵的朋友。趙海要陽關幫忙處理的事就是傳說中的“青島鬼樓事件’。青島南京路鬼樓已有很多年了。剛開始是一座居民樓,後來不知為什麼成了一座爛尾樓,廢棄了。再後來拆遷重建,建了一塊商品樓,有人租了其中一小棟做了旅館,在營業期間發生了很多怪事,旅館的生意越來越差。本來這件事與陽關沒有什麼關係。但是這家旅館主人有個女兒,而她的的男友恰恰就是就是大海,因此大海就找到了陽關,希望陽關幫忙把這件事給處理一下。
陽關不高172左右,看起來也不是很壯,很很普通的一張臉,就是那種一轉眼就會淹沒在人海中,辨認不出來的那種。這或許是他一直沒有女朋友的一個原因。再者,他一直東奔西走,各地流浪,也很少有機會談戀愛。
各地陽關摸出煙盒,抽出一根煙,在手指間靈巧的轉了一圈後,扔進嘴裏,點上。趙海在外地出差,暫時回不來,所以讓他妹妹,趙靈兒來接陽關。趙海家是黃島的,但是為了趙靈兒上學方便,便在青島買了一處房子,讓趙海和妹妹在這住。掃視了一圈,陽關發現站台欄杆旁邊一個小姑娘手裏舉著一個牌子在東張西望,上麵還寫著兩個大字 ‘陽關’,狠狠的吸了一口煙,把煙頭扔了,提著行李走了過去。
“你好,你是小靈兒?”
小姑娘一愣,然後快速點點頭“嗯嗯,你是陽關哥哥吧?”
“嗬嗬,對,麻煩你了啊,大冷天的還跑出來。”說話間陽關打量了她一下,剪了了劉海,紮了了辮子,胖乎乎的臉,上穿著一件白色的羽絨服,下身穿著黑色褲襪,馬靴,長的不是很漂亮,但是挺可愛的,聲音也挺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