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滅亡的理由(2 / 2)

“沒錯,您以為可以傳之萬世的大秦不過十四年就亡了,就算您收盡下兵器,百姓依然可以揭竿而起,就算您統一了貨幣文字度量衡,卻統一不了人心!可見您以為的強大並非是真的強大,看似強大的大秦帝國其實脆弱的很!在您死後不過四年時間就亡了!”

嬴政沉默不語,而是直視著秦鍾玉的眼睛,而很顯然,嬴政隻在秦鍾玉的眼神中看到了堅定而坦誠的目光。

嬴政確定眼前的這個男人並沒有謊。

於是嬴政問道:“那依你之見,你覺得朕的大秦是如何滅亡的?”

秦鍾玉解釋道:“陛下……人們常,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下也。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複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秦鍾玉的這一段話是臨時急中生智地引用自時候讀過的唐代著名文學家杜牧的《阿房宮賦》,《阿房宮賦》中的觀點被後世奉為經典,被很多學者所認同,在這緊要時刻正好用上,此刻秦鍾玉也是切身感受到了多讀書的好處。

“使秦複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你的意思是要朕實行仁政?”嬴政反問道。

“沒錯……”秦鍾玉又道,“您以法治國並沒有錯,但法律必須開明合理,一人犯了錯動輒殺人用刑,稍大點的過錯更是親人朋友一起連坐,這樣的惡法讓下百姓在您的統治下遭受苦難,這才有了在您死後,下百姓盡數反秦……”

“所以,此女子雖然刺殺陛下是死罪,但也是兩千多年前您殺了荊軻後又誅殺荊軻三族的結果,一人犯錯,數人、數十人、甚至數百人連坐的濫殺,這才導致這仇恨延續了兩千多年……所以還請陛下您放過她,為這兩千多年的仇恨做個了結,也讓後來的人知道陛下您的仁慈……”

“哼……得挺好……”嬴政冷笑了一聲,突然將手中的長劍指向了秦鍾玉。

劍身寒芒畢現,即使是沒有觸碰到秦鍾玉的身體,還是讓秦鍾玉感覺到像是有一股寒氣刺入骨髓一般。

這時,嬴政又道,“那朕又要問你,這女人把你打成這樣,你為何還要替他好話?回答不好的話,朕就殺了你!”

“陛下,其實理由很簡單……”秦鍾玉坦然地道,“這女人是一個刺客,刺客關鍵時刻一定要心狠手辣,排除掉一切有可能妨礙自己任務成功的不利因素。但是這個女人卻沒有這麼做……她在第一次遇到我的時候隻是一腳將我踢倒在地上,讓我動彈不得,如果她真的是一心為了完成任務而沒有考慮我的話,那麼那第一擊就應該直接用匕將我殺掉,這樣我就不可能再妨礙她了……”

“而第二次就更明顯了……”秦鍾玉接著道,“我妨礙了她的第一槍,這個時候一個不會顧及他人的刺客應該是直接順手一槍把我幹掉最簡單,也最快捷,但是她依然沒有那麼做,而是用了更麻煩的辦法,雖然踢斷了我的幾根骨頭,但也沒有要我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