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曹蒹葭來說,顧風的優秀是值得讓人高興的,隻不過心理上的起伏還是有的,畢竟林妃的存在是不可取代的,這一點作為女兒,她的第六感還是很敏銳的。
對於各大古武術世家來說,顧風的身份本就比較特別,再加上首輪的出站就足夠給人驚喜,可是驚喜之餘更多的卻是惆悵。
畢竟顧風所向披靡的開端,讓很多古武術的子弟都有些畏懼,接下來的比拚中,顯然心態上了有了三種固定模式的呈現。
第一種就是期待和顧風交手的古武術世家子弟,借此機會好炒作自己的名聲,典型的例子就是之前和顧風首輪交戰的對手。
第二種就是從古武術競技上的切磋,當然就是正在和顧風交戰的徐文傑正是典型的代表。
至於第三種就是完全排開前兩種的立場,單純的畏懼和顧風交戰,隻怕是丟進顏麵和家族的地位。作為這種代表的就是廣大不學無術的世家子弟了。
擂台比拚中,顧風霸氣威武的表現,甚至奪得了很多觀眾的擁戴和支持,這種開門紅的陣仗簡直和當年顧風的父親顧凡相同,不禁也讓人思考是否顧風的結局也會和顧凡一樣,落得個慘死呢?
相比較之前京城的發展局限性,古武術宗派世家的地位也是一變再變,此番顧秦兩個世家再度回歸,又有顧風這樣的子孫後代揚名立萬,不免也讓一些依附於王家和姬家的人虎視眈眈。
所以目光都聚焦在顧風和徐文傑的比拚上,他們都希望能夠出現一個人碾壓顧風的士氣和威風。
麵對顧風這個對手,徐文傑也是在嚐試改變攻擊手法,他可以有效的抵製顧風的快節奏走位和移動,不過卻並不能夠改變大局的定式。
理論上來說,徐文傑的戰略性手法還是比較新穎的,而且也是難得一見的天賦異稟的古武術修煉者,隻是他比較不幸的遇到了顧風這個頂級的高手。
兩個人你來我往的交戰,也促成了此番比拚的觀賞性和競爭性的雙重效果,徐文傑波瀾不驚的神情也讓觀眾對他另眼相看,甚至還多了幾分期待,希望他能夠表現的更為驚豔!
盡管顧風已經是碾壓了徐文傑一頭,但是勝負還未有定論,這種比拚是沒有時間限製的,所以根據雙方的表現來裁定結果。
實力的差距是存在的,可是關注度的集中點卻是各有不同,徐文傑的壓力是不言而喻的,他絕對不會向著如何去壓製顧風,因為無疑是在庸人自擾。
他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將自己最完美最理想的一麵呈現出來,他可以遊刃有餘的在擂台比拚中微妙的調整節奏,應該也有能力加快效率扭轉劣勢。
針對這一點顧風也是有節奏的在壓製,避免徐文傑反客為主,不過一連串的偽裝連擊,卻是也比較消耗精力,為了采取最穩妥的方式,有必要進行調整攻擊手法。
所以接下來如何演變,所有人都是很好奇的,甚至連王琦和王韶新都全神貫注起來,因為他們清楚徐文傑和光伏鞥一樣都是優秀的指揮者。
比拚戰術、比拚速度、比拚判斷力總之後續的交戰演變成了勾心鬥角,彼此的經驗都足夠豐富,而且古武術的基礎都格外的紮實。
顧風占據上風是不置可否的,但是卻也沒有達到壓倒性的局麵,盡管他這種萬井不波的狀態算是頂級的高手,可是卻也不可能一口吃成個胖子,總是需要循序漸進。
更何況他私下也向著按部就班的和徐文傑這個朋友切磋一局,所以沒有太大的心理情緒,並不想加快節奏讓這場比拚匆匆落幕。
過於跳脫性的發揮成為了徐文傑的特點,這種狀況是比較難把控攻擊規律的,所以這也成為了顧風以不變應萬變的根本原因。
這種針對性的改變建立在預判的基礎上,所以當徐文傑揮動戰矛,隔三差五的閃出一連串詭異的招式時,顧風總能夠波瀾不驚的回擊,但是卻也揣測不出對手的用意。
悄無聲息之間,雙方的優劣局麵在一點點的發生潛移默化的轉變,徐文傑遵循新的節奏來應對顧風嫻熟快速的攻擊,把控好每一個招式之間的切換頻率。
這種過於細致的觀察,讓徐文傑逮住了一個絕佳的時機,在瞬間強而有力的一個膝頂朝著顧風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