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的壓縮和顧風這個核心人物的牽引下,他們七個人的小組始終可以和對手斡旋。
不過崔晨海的指揮技術也不差再加上反應特別敏銳,一旦顧風等人做出指揮性的動作,他就會做出相應的調整。
至始至終對於這個強大的對手,崔晨海的方式就是重火力的雙重夾擊,讓顧風不能夠徹底碾壓。
麵對連番飛射而來飛彈,顧風是一個前滾翻越,切換視覺和走位,隨後就是甩槍射擊,打步踩踏在飛濺而起的碎石上,結合銀色金屬武器的機械旋翼,整個人是半浮空的移動。
這樣密集的重火力攻擊,顧風根本不會怠慢,頻繁的側身躲避,甚至有些時候,敏捷的滾翻跳躍,能夠避開幾個身位的飛彈襲擊。
如此誇張的火力,顯然是早有準備,若不是顧風此番帶著眾人先出手,隻怕他們也是打算在摸清楚位置之後群起攻之吧!
伴隨著飛彈悶響聲的傳來,顧風也是振臂揮動武器,另一隻手發動了古武術的大招,利用還未消散的熱浪和小型的衝擊波直接反作用在對手身上。
這樣硬生生的扭轉動作,讓顧風整個人高懸在半山腰的位置,伴隨著火光騰升,火舌四竄,顧風依然臨危不亂!
在雙腳落地的瞬間,他是一個滑鏟空降直接橫臂格擋,將一個炮彈手給踢出了三米開外。
這一擊之所以得手,可不是湊巧,而是顧風在落地的瞬間已經確認了這個對手的位置瞅準了時機,才會動手的,伴隨著彈身而起的瞬間,顧風旋轉手裏的銀色金屬武器……
緊跟著就是一記膝頂和過肩背摔,再度解決了和炮手搭檔的狙擊成員。
不過沒等顧風繼續出手,剩下的三個小組成員已經是反應神速,後撤出了顧風的攻擊範圍。
這樣敏銳的洞察力和反應力,很是讓顧風意外。
沒想到這一次的對手倒是很有特點,團隊意識很強,也懂得取舍有度!
在顧風旋轉銀色金屬武器,另一隻手平推出‘立波掌’的瞬間,腳下也沒有閑著兩個交替的滑步疾走,跟著就是一個千軍橫掃的‘落花斬’接踵而至。
這樣將攻擊的範圍也就間接性的擴大了幾分,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崔晨海指揮僅剩下三個成員的遠程重火力小組撤退,無意時機把握的剛剛好,讓他們逃過了顧風這個連擊。
如此超快的反應力和判斷力,也真是沒有誰了,精準度可謂是一絕啊!
“對手不弱,大家可要謹慎!”顧風叮囑大家。
閃過攻擊的重火力小組重新和指揮者崔晨海的小組合並,側麵攻擊轉變了移動的方位,針對趙先武三兄弟出手。
以多取勝的基礎下,再加上有重火力小組,趙先武三兄弟難免有些應對不暇,好在顧風已經趕來繞到了攻擊圈的側翼。
這次顧風可是十分的沉得住氣,和趙先武三兄弟彙合之後,與八個對手是你來我往的交鋒,不過彼此之間也摸清楚了攻擊的套路。
此時變換陣型的對手,也意識到了顧風等人的交戰走位在發生著變化,王琦已經解決掉了三個對手,轉而切換了位置,和顧風彙合。
最初四個小組的交戰,現在已經演變成了兩組對抗,趙先武三兄弟和韓文康王韶新對付其中一組。
王琦和顧風對付崔晨海率領的重火力小組。
近距離的搏擊漸漸也開始演變成了中遠距離的交戰,王韶新頻頻示意韓文康要繞著攻擊圈伏擊,趙先武三兄弟正麵出擊。
完美的掌控攻擊節奏是獲勝的關鍵點,這也是顧風最擅長的布控手法,所以王韶新是如法炮製,自然效果還不錯。
另一邊的顧風呢,他和王琦是左右互補,一個健步橫飛,一個浮空疾走,總之是幾個連續性的攻擊,那是堪稱完美的出擊。
崔晨海卻並非是看不出顧風的攻擊方式,隻是他逐一到了關鍵地方,可是眼下的技術成為了硬傷,他的身手無法和王琦以及顧風匹敵,根本來不及做出反應。
直白點說就是他看穿了顧風和王琦的手法,卻完全應付不了,按照常識來說,不應該繼續籠在一起作戰,應該利用屏障的山巒作掩護,將團隊分流開來。
於是崔晨海立刻下達命令,看到手下的成員有條不紊的散開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