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視角
我姐的丫頭主動去貴州偏遠山區支教一個月,去過的學長說衣食住行之類都不必擔心,唯獨顧慮那裏不能上網,而且局部地區手機都沒信號,甚至還有的地方沒電。
臨走到我家告別,我讓她帶書去消遣度日。她就從我那一麵牆的大書櫃裏選了一本《瓦爾登湖》。我不禁誇她“不僅冰雪聰明,而且於我心有戚戚焉”。看著她義無反顧意氣風發地暫時拋棄現代文明的束縛,甩掉高新科技的羈絆,久在樊籠裏,複得返自然,我在擔心之餘,還真有點羨慕。
臨淵慕魚不如退而結網,我幹脆主動斷網一個月,套用海倫-凱勒最著名的散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也體驗一下“假如斷我一月網絡”的境界。但是工作離不開網絡,就在家實驗吧。
我本是嚴重網癮患者,這樣冠冕堂皇地找好借口“半斷網”也遷就了自己。但是很快我就熬不住了,像貪嘴懶惰的減肥者一樣堅持不住了,不能像辛巴達塞耳裹目抵禦海妖的歌聲一樣忍耐斷網的日子,最終妥協縮減成了“假如斷我三天網絡”。
三天斷網之後,有得也有失,有失必有得,有的失去了不值得惋惜,有的得到了更覺得珍惜。
我失去了信息社會信息爆炸信息汪洋的很多信息垃圾,包括不知道這三天裏某人上了誰的當了,某人偷菜了,某人中獎又中毒了……我也失去了虛擬世界虛擬人際虛擬心靈的很多真實心態,包括剛看到某個弱智腦殘的帖子自己智商上的優越感不禁油然而生,但看到另一個當頭棒喝醍醐灌頂的帖子自己心境上的卑微感不禁悄然而起。
我也得到了心靈的安寧和滋養,親情的交流和感受。過去晚飯後,除了體育比賽看電視,其他時間大多是我上網看書看大片,老婆看美劇,孩子看探索或國家地理,各守一台電腦,直到睡覺。
現在,我們又重新找回撫卷的感覺和鉛墨的香氣,又重新找回親子遊戲的樂趣,又重新找回跟老婆共賞《香草山》的滋味,又重新找回跟孩子討論拉美西斯的奧秘,又重新想起父母雖僅隔幾條街但好幾天沒看望也沒通電話問安了,又重新想起發小雖經常短信但好幾年沒暢飲神聊了……
三天斷網,有失亦有得,有得必有失,我既沒有梭羅在瓦爾登湖的開悟那麼深刻,也沒有高僧在荒廟的靜修那麼高深,隻是覺得不必像《手機》結尾費教授和嚴守一把手雷一樣的手機扔進奶奶的祭火,也不必像潮人把芯片植入體內完全網絡化。
隻想每周或每月斷幾天網留給自己和親友共享安靜快樂,可伴妻兒戲,可閱古今書,無網絡之擾目,無案牘之勞形,何樂而不為?過幾天再上網,很多網站論壇不想再去了,有的網站論壇隻須個性化定製了,從網絡信息汪洋中篩掉那99%的垃圾信息,何苦再煩惱?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