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是中國經濟麵對極大風險的危急時刻。1997年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成亞洲金融危機,10月底,朱鎔基副總理在世界銀行於香港舉辦的年會上鄭重表態:“中國將堅持人民幣不貶值的立場,承擔穩定亞洲金融環境的曆史責任。”1998年3月,在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招待會上,新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發自肺腑的一段話語驚四座:“不管前麵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將勇往直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既表達了他堅持改革的決心,也道出了經濟改革麵臨的困難境地。
那時候,被推向市場經濟的國有企業暴露出長期在計劃經濟體製下運行所形成的痼疾:相當一部分國有企業還不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經營機製不活,技術創新能力不強,債務和社會負擔沉重,富餘人員過多,生產經營艱難,經濟效益下降,一些職工生活困難。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黨委書記李榮融在2008年4月《關於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報告》中回顧到:1998年有2/3的國有企業虧損,全部國有企業實現利潤隻有213.7億元。在這種情況下,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國有企業三年改革脫困的目標。
林左鳴就是在國企改革脫困攻堅戰剛剛打響的時候,於1998年11月5日到黎明公司就任總經理的。林左鳴把推動黎明公司改革的突破口選在轉變人的觀念上,針對黎明公司長期以來機製轉變不了的要害———“用人”和“分配”兩個關鍵環節,打出一記重拳,在黎明公司激起新舊觀念大撞擊,掀起了一場思想觀念的大革命。
三、推進黎明公司改革的宣言書
1998年12月底,黎明公司宣布建立高級人才評聘製度,決定“每年評聘高級技術專家和高級技術能手各100名”,享受總經理頒發的高級技術津貼。100名高級技術專家中,30名一級專家每月津貼為800元,70名二級專家每月津貼為500元;100名高級技術能手每月津貼為200元。大家形象地稱之為“雙百工程”。
這在5年沒調工資、人均月工資僅378元的黎明公司職工中不亞於一顆“重磅炸彈”。
當時黎明公司職工對實行“雙百工程”有不少看法:工資是國家給的,工作是大家做的,憑什麼這200人就能比別人拿得多?那時候,設備修造廠設計科十幾位同誌就實行“雙百工程”先後寫了3封信,呈送給到任不久的林左鳴總經理,闡述自己的看法。應該說設計科寫信的同誌們對黎明公司改革十分關注,以主人翁的態度認真地向公司領導反映自己的意見,希望領導接受和采納。
出人意料的是林左鳴總經理公開答複了設計科部分同誌的來信,並針對信中主要觀點鮮明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否定了信中反映出的錯誤認識,尖銳地批評了阻礙黎明公司改革的根深蒂固的舊觀念。林左鳴的複信不僅僅是對職工在實施“雙百工程”中各種疑慮的解釋,也是他推進黎明公司改革的宣言書,在黎明公司掀起了一場思想觀念大革命。
林左鳴在複信裏開宗明義地指出:“在我們黎明公司轉變觀念的任務確實很艱巨,並不是幹部的思想觀念轉變了就萬事大吉了,更重要的是全體員工都要轉變觀念。”林左鳴指出“我們之間觀念上的差距確實非常大”,“我到黎明公司兩個月來,發現有不少人從思想深處仍然把黎明公司當成計劃經濟時代那種政府的衍生物來對待。對我這個總經理也總希望是一個聖明的政治家。”
在公開複信中,林左鳴宣布:“我是經理。經理是什麼?是一個商人,是一個依法圖利的商人。”林左鳴不是把自己擺在黎明公司領導者的位置上,而是明確地告訴大家他是一個企業經營者;企業作為一個經濟組織就要圍繞著經營、管理、盈利開展工作。林左鳴對企業領導者的認識和定位、對國有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地位與作用的認識取得了領導班子的共識。時任黎明公司黨委書記宋光成說:企業是經濟組織,以追求利潤為目的,維護總經理的權威就是維護企業的利益。領導班子認識統一,目標一致,有力地推動了黎明公司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