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前210年,始皇帝開始了他人生的最後一次出遊。然而一路的勞頓加上七月高溫的酷暑,剛一走到平原津就病倒了!“蒙毅,蒙毅何在?”始皇帝頭痛欲裂道!“回稟始皇陛下,蒙毅去會稽禱告山川還沒有回來!”“那徐福哪?徐福帶著弓箭手,有沒有把寡人的長生不老藥給取回來?”“回稟始皇陛下,徐福還沒有把陛下的長生不老藥給取回來!”始皇帝自知命不久矣,於是便對丞相李斯說道:“我死後,讓扶蘇回鹹陽,參加治理我的喪事!”說著始皇帝就在趙高字跡未幹的遺詔上蓋上了: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這八個大字!但是詔書還沒有來得及交給使者,始皇帝就再度的陷入了昏迷!後來被史學家稱之為:遺詔,未授使者。
車隊還在繼續前進,當他們走到沙丘的時候,始皇帝突然是舊病複發,暴病而亡,一命嗚呼歸了西!胡亥抱著始皇帝的屍體剛要放聲痛哭,就被丞相李斯給製止了。丞相李斯對胡亥說道:“始皇帝,剛剛繃天,恐天下有變,人心不穩,還是秘不發喪,封鎖消息的好!”胡亥聞言沒有說話,而是看向了自己的老師趙高,見趙高點頭同意後方才說道:“李丞相是父皇生前最為倚重的朝臣,政治經驗比較豐富,一切就按照李丞相說的辦吧!”說著胡亥抱著始皇帝的屍體便不再說話,眼淚是啪嗒啪嗒的直往下掉!
秦始皇的死對於大秦帝國來講應該是個沉重的打擊,但是對於宦官趙高來講仿佛就是上帝又重新為他開啟的一扇門窗,他想要把握住這個曆史上稍縱即逝的機會,晚上,趙高來到了,秦始皇第十八子胡亥的房間,準備遊說自己的學生胡亥,來當這個大秦帝國的皇帝!
宦官趙高對胡亥說道:“始皇帝,把皇位傳給了長公子扶蘇,對你卻沒有任何的賞賜,你該怎麼辦?”宦官趙高這明顯是在引誘胡亥對始皇帝遺詔的不滿,然後步步為營,好讓胡亥同意自己篡改始皇帝的遺詔!胡亥聞言回答的很是幹脆,說道:“明君知臣,明父知子。父捐命,不封諸子,何可言者!”趙高知道胡亥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想讓他弑兄篡位想來也不是那麼的容易!於是便接著說道:“今天下之權,存亡在於子與高及丞相耳,臣人與臣於人,製人與製於人,豈可同日而道哉“。胡亥聞言再次拒絕道:“廢兄而立弟,是不義,不奉父詔而畏死,是不孝,能薄而材譾,強因人之功,是不能。”因此綜合以上幾點,胡亥認為:篡改遺詔,天下的老百姓不服,不但自身危險,而且會危及秦帝國的江山社稷!
但是,兩次被拒的趙高仍不死心,準備采用迂回戰術,給胡亥講故事,擺道理,非要把黑的給說成白的,要不後世又怎麼會有指鹿為馬這一說!好了,扯遠了,咱們言歸正傳。趙高接著又說道:“”商湯滅了夏朝,殺了他們的國君夏桀。周武王滅了商朝,殺了他們的國君商紂王,但是,天下的老百姓,並沒有什麼異議,反而稱讚商湯和周武王的所作所為符合道義!衛君弑其父,但是,衛國的老百姓卻稱讚衛君的盛德,就連孔子在評論此事的時候也都不認為子弑其父為不孝!”“因此,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有能力者,應當,當仁不讓。以公子你的德行和能力,若是不當這大秦帝國的皇帝,我看就是對天下老百姓的不負責!”胡亥聞言心中是又驚又喜,不再多言,算是在心裏默認了趙高這一行徑!
趙高把胡亥拖下水後就徑直的來到了李斯的房間,沒有多餘的廢話,也不繞圈子,單刀直入道:“先皇病故,遺詔未發,傳國玉璽就在我的手中,知道立扶蘇為秦二世的人的範圍很小,也就我們幾個,隻要你、胡亥、我們三個人一聯手,就可以把遺詔改掉,另立比較聽話的胡亥為秦二世!”李斯聞言,心中是十分的震驚,他沒有想到那個始皇帝身邊一直唯唯諾諾的大太監趙高會有如此瘋狂大膽的計劃!李斯斬釘截鐵的說道:“你這是亡國之言,是要被殺頭滅門的呀!”趙高知道李斯會拒絕,因此早就在心裏做好了被拒得準備!趙高接著對李斯說道:“李斯拿你跟蒙恬做比較你是有五個:不如!第一,你的才能和蒙恬相比怎麼樣?第二,你的謀略和蒙恬相比怎麼樣?第三,你的人氣,你人心的向背和蒙恬相比怎麼樣?第四,你的功勞和蒙恬相比怎麼樣?第五,你和扶蘇的關係,蒙恬和扶蘇的關係相比,怎麼樣?”
趙高一連串提出了五個方麵的不如。李斯聞言不由得一愣,隻是平靜的回答了一句:“我這五個方麵都比不上蒙恬!”趙高沒有想到李斯會如此的自謙,說他五個方麵都不如人,他竟然連句反駁的話語都沒有!
趙高見挑撥離間對李斯沒什麼效果,又打出了一張牌說道:“翻看秦朝的曆史書你就會發現,秦朝的丞相沒有一個會有什麼好的下場,大部分都是被殺。所以,如果扶蘇繼承皇位,肯定會重用蒙恬,蒙毅兩位兄弟,到那個時侯,別說能保住你丞相大人的位置,我看你想衣錦還鄉都費勁!”“胡亥不同,胡亥雖然年輕,但卻十分的聽話,尤其是通曉秦國的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