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同歸於盡(2 / 2)

第二,莫爾是高階戰宗,項羽是中階戰宗,在修為上莫爾也比項羽要高。

第三,項羽戰鬥了那麼久,就算他再厲害也不可能不受傷,就是現在項羽的肩膀上仍然釘著一支羽箭,雖然項羽早已經將羽箭留在外麵的箭杆掰斷,但是仍然有一小截箭杆露在外麵,此時還不停地有鮮血自箭杆的位置溢出,而莫爾在與項羽單挑之初可是毫發未傷。

有這三點在,無論怎麼看項羽也不可能在這場單挑的戰鬥中占到便宜。

可是事實呢?一,項羽擁有能夠吸取敵人戰氣補充給自己的戰戟,所以他在之前的戰鬥之中所消耗的戰氣並不多,至少在與莫爾開戰之時項羽體內還保留有一半以上的戰氣可用。

二,項羽的修為的確比起莫爾低了一個小階,如果剛才讓他和莫爾一同上馬決鬥那麼現在可能就是另外一個結果了,但是現在是步戰,而且由於項羽早就想好了戰鬥的方式,一上來就出其不意的奪取了莫爾德兵刃,使得雙方都隻能赤手空拳的進行自由搏擊。

不要忘記,這個世界是有聖兵存在的,隻要修為達到戰靈及以上的武者就有可能覺醒自己的聖兵,這聖兵跟項羽之前的那個世界的兵刃最大一點不同就是它不會丟失也不會損毀,哪怕是不慎損壞也可以在體內以戰氣溫養在輔以各種天才地寶來慢慢修複,所以這個世界的人基本沒有見過兩個人赤手空拳的打來打去,除非這是普通人之間的爭執倒還有可能。

所以莫爾在這場戰鬥之中根本是空有一身的本領使不出來。

至於第三點更不用說了,項羽用的原本就是長兵器,在大型戰場上的經驗又相當豐富,自然知道如何在戰場上保護自己,將自己受到的傷害降到最低,那些圍殺他的夜郎軍連靠近項羽都往往要附上生命的代價,更不要說還要傷到項羽了,所以項羽現在雖然身上確是有不下十處傷痕,但是反而是肩膀上的那處箭傷是最嚴重的。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由於項羽和莫爾是赤手空拳的戰鬥,屬於項羽以自己之長攻敵人之短,所以往往項羽攻出了六、七招莫爾才能還上一兩招,大部分的時間都是項羽攻莫爾守。

莫爾身上的那套製作精良、價值不菲的重甲此時反而成了他的累贅,這重甲在正規的戰場上確實可以保護到他,一般的箭矢和利刃根本就無法對他造成傷害,可是麵對戰宗級強者灌注了戰氣的重拳之下這套鎧甲就顯得可有可無了。

每次項羽的拳腳襲來莫爾都需要將戰氣散布在自己全身來進行防禦,因為身上的重甲雖然可以使項羽的拳頭不至於透體而入,但是充斥在拳頭之上的戰氣那種強大的反震之力卻是足以令莫爾內髒受傷,所以這套鎧甲在這場戰爭之中除了使莫爾顯得更加笨重之外幾乎沒有起到它應有的護體作用。

而且項羽攻擊莫爾德時候也是極其狡猾,他知道自己的修為本就沒有莫爾高,加上之前的消耗所以完全不跟莫爾比拚戰氣,他並不是每次出拳都灌注戰氣,而是偶爾才在其中一拳上灌注戰氣,但是不管有沒有戰氣,項羽的每一拳莫爾都必須全力防守。

在這樣一方持續消耗一方卻偶爾消耗的情況之下,戰鬥了一會之後在戰氣方麵戰據了優勢的反而變成了項羽,而莫爾則是越打越是心驚膽戰,漸漸的落入了下風。

打至興起的項羽感覺出莫爾的戰氣已經所剩無幾,索性不再留手,揮出的每一招都灌注著戰氣呼嘯著擊向莫爾,而莫爾也反應過來這是自己最後的機會了,於是也不再一味躲避,拚著挨上幾下也要與項羽同歸於盡。

於是場中的戰鬥更加的激烈,‘砰!’‘砰!’之聲不絕於耳,到得最後莫爾德血性也被徹底激發,二人都不再做任何防禦,猶如兩頭野獸一般互相攻擊著對方,終於,兩人同時大喊著衝向對方,在交叉的瞬間二人同時停頓,兩聲沉悶的擊打聲以及兩聲慘哼同時響起。

李長宏及周圍的士兵早已看得眼花繚亂,目瞪口呆,此時看到項羽和莫爾相對而立,項羽的拳停留在莫爾的胸膛之上,而莫爾德拳頭竟然停留在項羽的咽喉之上,眾人頓時大驚失色,看情形竟然是兩人同歸於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