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義務教育公共服務的區域差異研究
人力資源
作者:張靖卓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國力得到顯著增強,經濟保持多年高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大幅度的提高。我國幅員遼闊,東西部區域之間的社會經濟發展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各地區的居民享受不同基本公共服務,特別在義務教育方麵的差距不斷擴大,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本文主要致力於分析義務教育在東西部存在的差異及原因分析,最後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義務教育 公共服務 區域差異
公共服務指政府在一定社會共識基礎上,為維持國家社會經濟的穩定、公平正義和凝聚力,保護居民基本的發展權和生存權,保障人的全麵發展的社會條件。基本公共服務包括三方麵:保障居民基本生存權、滿足個人尊嚴、滿足健康需求。當前我國經濟長期保持高速增長、公共服務發展速度遠落後於經濟增長的速度,對經濟保持穩定、可持續增長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導致東西部公共服務存在較大的差距。根據梅斯理論,作者對東中西基本公共服務得分統計入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東中西部基本公共服務存在著巨大差別。一級城市的公共服務質量東部地區比中西部總和高出一倍;二級城市公共服務東部地區所占比重最大;三、四級城市公共服務中部地區得分最高,西部地區最低;五級城市公共服務中部地區比重最高,西部居中。綜上所述基本公共服務的服務質量中西部差距比東中部差距大,並呈現東中西部逐步下降的態勢。
一、東西部義務教育公共服務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從義務教育的發展規模來看,東西部義務教育規模擴大效果明顯
近年來我國在實行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農村地區學生免學費等優惠政策的帶動下,東西部地區之間在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的普及率明顯縮小。2000年我國基本實現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初中入學率基本達到85%以上。2004年我國15歲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8.3年,平均受教育水平逐步達到初中階段。2005年我國實現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95%,小學入學率達到99%、初中入學率超過95%。近年來隨著我國繼續推出普及高中教育、高職免除學費等措施,進一步加大了高等教育的普及率。
(二)從義務教育的質量來看,東西部差距依舊明顯
根據教育部門相關資料中東西部專任教師變化的指標顯示,西部地區教師資源明顯落後於東部地區,同時近年來兩地區教師數量的差距有擴大的趨勢;從東西部生均教育經費預算變動趨勢說明,近年來東中西部預算內生均教育經費都在逐步增長,教育開支占GDP比重逐年加大,但是西部地區和東部地區教育經費依舊存在較大的差距,並且這種差距在逐年擴大。以上兩個因素直接導致義務教育在東西部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