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淵二十一年,四海歸一,九州升平。
萬民隻知睿淵帝,長河一戰殺敵四十萬,隻知揭竿起義推了舊政,隻知他勇冠三軍卻不知為何國號睿淵。
萬民心中對睿淵帝隻有勇、霸,對這睿字尤為的不解,但是卻沒人出來反抗,因為管什麼萬世千秋,隻要他是明君何必在乎那些東西呢?
三月初三,長臨城外桃花遍野漫開。
據說長臨原隻有幾裏桃花,睿淵帝平了北戎,定都長臨的時候,隻覺長臨景色甚美但春天卻格外的荒寂,萬民得知睿淵帝喜愛桃花,自發種桃花百裏,從皇城的望天塔看去近是滿色桃花美不勝收。
三月初五的時候是長臨的一特殊節日,舉國歡騰,在這天萬民這百裏桃花的美景,慶祝這萬世明君,也為一睹這俊美的睿淵帝。
睿淵帝的行車馬列從偌大的禁宮正門緩緩的行出來,八馬同拉的馬車上一麵刻著睿淵帝征戰沙場的霸王圖,一麵刻畫著桃花林裏一個背對世人的男子。
霸王圖不難揣測,是睿淵帝功績的記述,但是唯獨不能理解的就是另一麵的男子為何在桃林裏背對世人。
“典禮,起!”太監總管一聲公雞嗓便開始了這桃花大典。
望天塔下,群臣萬民交錯著,這一天沒有絲毫的君主之分,但是睿淵帝就坐在望天塔下最高的石階上,一襲玄墨黑衣上盤著金線秀成的八龍遊身的的黃袍,侍奉的宮女從側麵看著睿淵帝偷偷的臉紅了起來。
玄墨龍袍穿在睿淵帝的身上顯得睿淵帝的冷峻,側坐在雪狐的龍椅上顯得慵懶,臉似溫玉,劍眉星目的眼睛閃著威嚴,令人不敢直視。
但是感歎俊美的國君,坐在望天塔下,淡淡的看著世人,眼中充滿的竟是--孤寂。
從販走茶卒到皇親貴胄都一一的向睿淵帝敬著酒,睿淵帝一杯接一杯的喝著,好似總也不會醉。
石階之下,群臣與萬民共同舉杯敬睿淵帝“敬陛下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睿淵帝斜倚著龍椅,一手垂在座椅上,一手緩緩地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鏘鏘鏘’三聲瑟聲像驚雷一般驚醒了慵懶的睿淵帝。
“千裏黃雲白日熏,北風吹雁雪紛紛。”
睿淵帝饒有興致的看著石階下的女子,眾人散開,為此女子讓了一方席地。
女子短暫的停頓,又是‘鏘鏘鏘’三聲。
“莫愁前路無知,天下誰人不識君。
短短四句小詩,被此女演奏的霸氣橫生,頗有一種大戰過後的孤寂。
“好一句天下誰人不識君啊,抬起頭來讓朕瞧瞧。”
睿淵帝坐姿仍是不變,依舊斜靠著龍椅看著手中的酒杯。
張右丞從旁不由一喜‘陛下四十有三,不曾納妃,不曾沉迷女色,如果留下龍子,也好留著這大好江山啊。’
“恕小女子難從命,麵方醜,驚了陛下怕是不好。”
“無妨無妨。”
女子換換解下麵紗,可是睿淵帝從始至終都並未看過一眼,或者說撇一下那個方向。
“賞”
右丞眼中布著失望,女子眼中閃著靈動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