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觀傳
閱讀訓練場
張觀,字思正,絳州絳縣人。少謹願好學,有鄉曲名。中服勤辭學科,擢為第一,授將作監丞、通判解州。會鹽池吏以贓敗,坐失舉劾,降監河中府稅。複通判果州,改秘書省秘書郎。
仁宗即位,遷太常丞,出知杭州。還判國子監,以給事中權禦史中丞。時星流、地震、雷發正月,詔求直言。觀謂:“承平日久,政寬法慢,用度漸侈,風俗漸薄,以致災異。”河北大雨水,又條七事,曰:“導積水以廣播種,緩催欠以省禁錮,寬刑罰以振淹獄,收逃田以募歸複,罷工役以先急務,止配率以阜民財,通商旅以濟艱食。”複知審官院,遂拜同知樞密院事。
康定中,西兵失利,因議點鄉兵,久之不決,遂與王鬷、陳執中俱罷,徙澶州。河壞孫陳埽及浮梁,州人大恐,或請趨北原以避水患。觀曰:“太守獨去,如州民何?”乃躬率卒徒增築之,堤完,水亦退。
徙鄆州。舊法,京東通安邑鹽,而瀕海之地禁私煮。觀上言:“利之所在,百姓趨之,雖日殺於市,恐不能止,請弛禁以便民。”歲免黥配者不可勝計。
以父居業高年多病,請便郡,以觀文殿學士知許州。月餘,拜左丞。丁父憂,哀毀過人,既練而卒。贈吏部尚書,諡文孝。
觀性至孝。居業嚐過洛,嘉其山川風物,曰:“吾得老於此足矣。”觀於是買田宅,營林榭,以適其意。早起奉藥、膳,然後出視事,未嚐一日廢也。趣尚恬曠,持廉少欲,平生書必為楷字,無一行草,類其為人。仁宗飛白書“清”字賜觀,以賞其節。然於吏事非所長,知開封府,民犯夜禁,觀詰之曰:“有人見否?”眾傳以為笑。
(選自《宋史》)
閱讀上文,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各句中,黑體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居業嚐過洛,嘉其山川風物(讚美)
B.通商旅以濟艱食(救助)
C.遷太常丞,出知杭州(持,掌管)
D.以適其意(合適)
2.下列各組句子中,黑體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導積水以廣播種/丹不忍以己之私
B.而瀕海之地禁私煮/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C.因議點鄉兵,久之不決/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D.平生書必為楷字/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張觀善於在關注民生的前提下借題發揮,他利用發生不尋常的自然現象之機規勸皇上在和平時期要有危機意識和節儉意識。
B.張觀對父親的孝心達到了極致,他為父親購買田宅,營造園林;父親生病時他端藥奉飯。父親去世後,他哀傷過度也去世了。
C.張觀對政務一絲不苟,堅毅執著,麵對黃河水患,他反對太守棄民而去,主張在河堤搶修鞏固之前,先將百姓遷移到北原去暫避水患。
D.張觀小時候以誠實好學聞名鄉裏。其誌趣恬淡,性格曠達,為官持廉少欲。皇帝以“清”字評價他正直清廉的節操。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會鹽池吏以贓敗,坐失舉劾,降監河中府稅。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之所在,百姓趨之,雖日殺於市,恐不能止,請弛禁以便民。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成明/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