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作者:劉濟昌
我們把長時間形成使用教具的諸多表現,概括稱之為“教具現象”。教育理論是研究“教育現象”的理論。同樣,教具理論也是研究“教具現象”的理論。
表麵上看,“教具現象”錯綜複雜,層次紛繁,令人眼花瞭亂。但實際是有規律的,可以通過觀察、分析、判斷、解釋和預測,進而形成不同層次的理論。教具理論非常重要,它不是自發產生的,是要經過反複研究驗證之後才建立起來。當前,我國的教具事業正處在新的變革時期,在我看來主要有4方麵問題需要解決。
一、政府把教育列為民生中的大事,要求公平合理地使用教育資源,教具要從質量和數量兩個方麵去滿足這種剛性需求。
二、以中小學課程教材改革為核心內容的教育改革正在深化,現在已經到了檢閱成績和效果的時候,教具是否符合課改要求,必須做出深入觀察、思考和判斷。
三、以信息技術為中心的各種新技術正在迅猛發展,快速地走向教育。多媒體發展為全媒體,互聯網發展為多網融合,紙介圖書發展到電子圖書等,不一而足。怎樣應對這種形勢,因勢利導,亟待提出明確的方針政策。
四、教育發展規劃業已步入開局之年,教具行業中存在的產品質量問題、管理問題、效率與創新問題都需要認真對待,切實解決。
麵對這些問題都必須從調查研究開始,掌握數據,綜合分析,總結經驗,找出關鍵,把握規律。
當前實驗教學被淡化了。一些學校不開實驗課,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很差,創新與實踐能力很弱,令人感到困惑和擔心。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很多,歸根結底還是認識問題,把動手做實驗當作“軟任務”,用看影像的辦法代替,或者采用“照方抓藥”的辦法以求省時省力,而學生卻一無所獲。
事實上,實驗教學——動手動腦——創新之間有深刻的內在聯係。課改期間,提倡探究性實驗,大家做過不少嚐試,但時至今日,還是沒有把三者的關係從理論高度,有根有據地說明白,隻停留在它們之間有正相關性上麵。雖然這個問題不可能單從教具一個角度說清楚,但是它與我們的關聯性更大一些,一旦把這方麵的理論從不同角度搞清楚,不但對教具的發展大有好處,對打好科教興國的基礎也十分重要。
(摘自作者在《教具理論研究導論》發布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