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刺殺(3 / 3)

丞相憂慮道“皇上,微臣怎能讓您辛苦,我是聽到宋國使臣之事,前來看看情況。”

“老師不必擔心,學生已有對策。”皇帝一聽他為此事而來,微笑點頭,讓他放寬心。

丞相雖然年紀大,但是腦子靈活,使臣刺殺一案本是迫在眉睫,非同小可之事,可是皇帝臉上的表情根本沒有半分緊張,雖然皇上聽說此事後馬上交了兵部和刑部來追查案件,可丞相眼裏可以看出,皇帝應該是知道凶手是誰,隻是他不知道皇帝為什麼要這麼做,丞相一副焦慮的模樣看著皇帝,不安道“我知道這個事情不簡單,可是,萬一…”

“老師放心”皇帝截斷了丞相想說的話,不管對方想說什麼,他都心意已決。

丞相歎了一口氣道“哎,都怪我當初養了一隻怪物在身邊,現在就不會發生這麼多事情”。

皇帝看出丞相的後悔之意,可現在已是於事無補,隻能安慰道“老師,不要多想,你好好的養身體,有事我會前去看你。”

丞相看了看皇帝,本想多說一些,可想想後欲言又止“好,竟然皇上有自己的想法,微臣明白,微臣就先告退了。”

宋國使臣被殺一事,已經在整個城市傳的沸沸揚揚,當然關注的人關注,忽視之人漠視,大家的生活還是照舊,隻是成為百姓茶前飯後的討論話題而已。

事情發生的第三天,朝上。

皇帝坐於朝堂的台階至高中部龍椅上,俯視看著殿中整齊排列的大臣,莊嚴道“刑部,讓你查的事情如何了”。

刑部獨自一人走入殿中,向位高皇帝參拜,嚴謹道“稟報皇上,微臣已經將使臣等人仔細檢查,結果卻是。。。”

皇帝見刑部說話猶豫,表情有些嚴肅,正色道“不妨,說吧”

刑部像吃了顆定心丸,聲音低沉卻又清楚,將檢查結果一五一十,準確的表達出來“根據使臣等人身上的刀傷與兵部記載,微臣確定是秦家軍之長劍所傷”。

一聽出現了秦家軍三字,在場的所有人為之一愣,樓太守最先站出,走入殿內,慌亂的反駁道“什麼,你說什麼,何刑部,你不要亂講話,怎麼會出之秦家軍呢”

王學士也跟著走出,忙幫襯道“對,對,皇上,這絕對不可能,秦太尉沒有理由半路去殺使臣呀。”

兵部尚書見此,莊重的向皇上福了福身,正色道“皇上,何刑部句句屬實,微臣起初也不信,可是根據屍體上的傷口可以看出,的確是被秦家軍的長劍所刺。”

樓太守一看有進入了對立圈,不甘示弱的回應“呀,王兵部尚書,你怎麼能斷定一定是秦家軍的長劍”

兵部恭敬的回複“皇上,秦家軍長劍刀口窄且鋒利,劍身顯寬菱形,每把劍刃上都有個缺口,是秦家軍長劍之特點,且都是獨門配置,外部無法模仿,還有秦家軍都是采用凶、猛、狠之招數,一刀斃命。所以微臣可以斷定,的確是秦家軍所傷。”

皇帝聽到此處,一側眉毛微微一挑,自覺奸計得逞,就隻看對方如何接招。皇帝收斂笑容,臉上故作一絲擔憂,關切道“秦太尉,各種證據都指明是你們秦家軍做的案,你說朕該如何是好。現在宋國已發消息,不將畏罪之人斬首,無法繼續合作,你看…”

李尚書一聽要斬首,瞬間出現在自己隊伍內,急切道“皇上,現在隻是兵部和刑部二人的片麵之詞,確定還為時尚早,還望皇上需要查明屬實後再行訂斷。”

馬學士見對立之人又多了一個,馬上站出與之抗衡,正言道“李尚書,你什麼意思,你難道不知道,如果我們對作案之人予以包庇,後果會怎樣,不僅宋國與我國友邦協議喪失,而且現在遼國虎視眈眈盯著我們,萬一失去宋國協助或者宋國和遼國聯手,我國還能繼續生存下去嗎。”

李尚書無力反駁,轉身向皇帝求饒,慌亂道“皇上,秦太尉對國家有功有勞,再未確定是秦家軍所為之前,望皇上開恩,請皇上三思呀”。

這時所有的人都默不作聲,秦太尉淺笑一聲,緩步來到殿***手向皇帝行禮,緩言道“皇上,我秦太尉在邊防為守多年,阻止宋國侵犯,剿滅宋國侵略之人,已成為宋國的眾矢之的,若失去我秦太尉一人倒是小事,如真被奸人所害,著了別人的道,我怕皇上會成為眾人之笑柄,以後會出現不隻一件這樣的事情,不知到時候皇上要如何解決。”

皇上本是津津有味的看著殿下臣子的激烈討論,可一聽秦太尉的說辭,神情瞬間陰沉起來,卻故作笑意道“好,秦太尉所言極是,枉然決定你的生死的確不妥,那朕就給你這個機會,限你三天之內找到真凶,不然,我也沒法跟宋國和百姓交代,你說是嗎?”

秦太尉沉聲道“多謝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