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真鸞假鳳混陰陽(1 / 2)

李茂不知這小子是什麼意思,但是一想到大將軍昨天的話卻是不敢怠慢,他趕緊派了個人稟告樊仲,說那夏國少年終於開口了,樊仲得知後大喜,讓李茂帶著陸邵陽來欒香殿一趟,他有話要問。

李茂領了命,帶著陸邵陽來到欒香殿,此時殿內正站著幾位楚國將領。他們正在討論下一步的作戰部署,畢竟那蜀王現在已和南蠻勾結,聲勢無比浩大,戰爭局勢甚為叵測,此時無人敢怠慢,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認真聽取其他將軍的意見,好為過幾天的戰役做準備。

薛毅身為右軍偏將軍也站在幾位同僚中,他深知自己言微人輕,即使拿出什麼有效的作戰方案也不會有人附和,索性閉口不談軍事,隻是站在一旁聽著別人高談闊論。

陸邵陽被帶上來的時候,楚軍已經初步拿出了自己的作戰計劃,樊仲一邊點著頭一邊道:“既然有了眉目,就按這個法子辦吧。諸位都是楚國軍人,別的話老夫不多說了,一切為了君上的大業,諸位還需盡力!”

“是,屬下謹記!”幾位將軍一口同聲得答道。

這回答樊仲非常滿意,他一擺手,道:“諸位,老夫還有些其他事要處理,你們先下去準備吧。”

將軍們再次施禮,紛紛走出了欒香殿。

薛毅走過陸邵陽身邊時步子稍微放慢了一些,他抬頭看了一眼陸邵陽,見他雖然麵容有些憔悴,但是神色卻是輕鬆得很,完全沒有昨日那般苦大仇深的樣子。

薛毅心念一動便知那小子已經下了決心。看來他還並非是榆木腦袋,終於知道開竅了。既然這樣薛毅就放心了。他沒有和陸邵陽交流什麼,而是跟著前麵的幾位將軍一起走出了欒香殿,身影慢慢消失在夜幕中了。

樊仲見眾人都走了,緩緩地坐到席子上,開口問道:“李校尉說你有事找老夫,卻不知是為何啊?”

陸邵陽微微一笑,回答道:“自然是關於我身份的事。”

“哦?”樊仲捋了捋自己的三縷胡須,說:“看來公子是想通了,那麼你現在可以告訴老夫你到底是誰了吧?”

“當然可以,我叫司馬途,是夏國京城人士。”陸邵陽不慌不忙地說道。

“司馬途?”樊仲沉吟了片刻,問道:“你可認識大司寇司馬無期?”

“那是在下的祖父。”陸邵陽說。

樊仲聽陸邵陽說他是司馬無期的孫子心中著實一驚,想那司馬無期乃是夏國司寇,曾輔佐三代夏王,位次三公,多年來一直掌管夏國刑獄、監察。此人辦事極為縝密,掌管刑獄以來夏國國內命案減少了一半,一般案件也減少了三四成,而且他斷案十分公正,從未出錯,自己的學生也深諳此道,行事嚴謹,注重法度。不僅如此,他還樂於鑽研,用了大約二十年的時間著成《列國刑律疏議》一書,裏麵詳細記載了中原各國的刑事法律並對其加上了批注和司法解釋,對於不合理的條文也闡述了一些自己的觀點和改進意見。這本書後來成為各國司寇爭相傳閱的經典。他的賢名列國國君都有耳聞,就連樊仲這樣的職業軍人也多多少少了解一些關於他的情況。

樊仲深知司馬無期是個大人物,若眼前這位少年真的是他的孫兒,那自己確實是立了大功一件,但若是他冒名頂替卻可能會引起夏國不滿,甚至造成兩國盟約破裂,要知道夏國乃是西方大國,國力強勁。楚國與它多處接壤,貿易不絕。如今楚王四處征伐,後方空虛,要是夏國這時來犯國內卻是無任何招架之力,所以現今無論如何必須討好夏國防止它趁虛而入。

眼前的這個少年是個燙手的砝碼,用好了可以鞏固聯盟,要是用不好那就闖了大禍。他身份的真假的確太重要了,為了慎重起見,樊仲不得不問道:“既然你說你是司馬無期的孫兒,那可有什麼證據嗎?”

“有。”陸邵陽解下腰間掛著的玉佩遞給李茂,李茂忙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到樊仲的案子上。

樊仲拿起玉佩仔細端詳了一會兒,卻見這上麵雕刻著一隻振翅的華蟲,在那華蟲的下腹部有兩個金字,正好是司馬二字。

這玉佩做工精美,一看便是公卿貴族之物,這上麵司馬二字也的確是司馬無期的筆跡。若問這樊仲如何知道這筆跡就是司馬無期的,卻是因為一樁舊事。幾年前楚王曾派使節出使夏國,目的就是為了與夏國結盟。那樊仲正是使節團的護衛隊長,所以到過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