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王節是瑤族祭祀祖先盤瓠的一個重大節日。本來各地瑤族過盤王節的時間不一致,形式也不盡相同,但一般在秋收後至春節前的農閑時間舉行,都會有歌舞等表演。1984年8月,全國各地瑤族代表彙集廣西南寧,決定以"勉"族係的祭祀節日跳盤王(或稱為盤王)為基礎,加以發展成為盤王節,作為瑤族統一節日,並將節日慶典定為每年農曆十月十六日(盤王誕日)舉行。由於政府對少數民族及與少數民族雜居的漢族有很多的優惠政策,因此,有瑤族同胞居住的當地政府都很重視每年的盤王節,積級組織各基層村組排練節目,還從外麵請來戲班等文藝團體助興。
春花是所有嫁來青石村的瑤族媳婦裏最漂亮的,所以每年一到秋收完畢,她就被村裏召集去排節目。
今年,村裏人很興奮,對於能在盤王節上露臉充滿了信心。因為他們村又來了一個拿得出手的女教師。村支書早早地就跟校長打招呼,要請郭紫蘇也參演。
郭紫蘇一聽,直搖頭。她多少從書上了解一點關於盤王節的知識,知道這是一個極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節日,上麵的一些儀式和表演,也是百年流傳,不是一個人說去做就能做的。
“你怕什麼?師範畢業的大學生,本來就能歌善舞,有基礎。再說你跟春花住一屋,有她教你呢。我和村長都跟她打過招呼了,人家樂意的狠。”校長說。
“可是我白天要上課,晚上要備課,哪有時間學呀。”
“沒辦法呀,這是上頭交代下來的政治任務,聽說今年的盤王節連省裏都有人來。你總不能眼睜睜看著我們村沒個象樣的節目吧?你現在也是青石村一員。”校長軟硬兼施地說。
郭紫蘇就硬著頭皮說:“那好吧,不過我可不能保證練習時間,也不保證不出醜。”
“我比你還有信心,你這模樣,往那一站,就是我們青石村小的一片光。”校長大聲地打著哈哈,臉上笑開了花。
郭紫蘇滿臉愁容地回到住處,在小房間裏邊回憶上學時學過的瑤族舞的基本動作,邊自顧自地舞動著,但怎麼也找不到要領。她煩得一屁股坐在板凳上,幹生氣。
晚上,郭紫蘇忙完課務,又輔導“肉末末”做完了作業,就關上門,在房間裏手舞足蹈,打算先把手腳練靈活了,跟春花他們學時就容易上路一點。
春花看見郭紫蘇房裏的動靜,想起白天支書找她說過的事,三下五除二地把家務做完,洗了把臉就來敲郭紫蘇的門。
“郭老師你練的什麼舞啊?”春花看郭紫蘇桌了擺著一本舞蹈教材,上麵畫滿了各種舞姿。
“唉,”郭紫蘇招呼春花坐下,說:“我還不是瞎搞,不知從何開始。我都沒見過盤王舞。”
“盤王舞?他們要你跳盤王舞嗎?”春花睜大了雙眼問。
“啊,不是嗎?校長說你會教我,可是你一直在忙,我沒好意思去找你。”
“哦。”春花趕緊說:“你搞錯了,我們不是跳盤王舞,那盤王舞、盤王歌鄉裏專門有支隊伍搞,他們靠這個賺錢的。我們是跳自己編的舞,就是找一首歌,我們配上動作跳跳就行了。”
“真的?這麼簡單?”
“是呀,我們就是去熱鬧,用支書的話說,我們是去表現我們生活得好,歌頌現在的生活。”春花揀她認為最好理解的詞來跟郭紫蘇解釋。
郭紫蘇明白了,原來這表演就象平時學校搞晚會一樣,揀自己最擅長的歌舞表現就行,當然得是比較積極向上的內容。這個對自己來說難度就小了很多。
她點了點頭,心裏有了底,問春花:“那你們往年都排些什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