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呢?當然是背後有人推波助瀾。
其他不說,就逼得吳氏夫婦不堪重負墜樓的那天,便少不了顧林深的功勞。
而那名叫李明安的男子,便是他安插在那群討債人群裏最危險的一顆“定時炸彈”,不管是吳氏夫婦的墜樓還是吳相宜的過失傷人,這人都是最直接的“幫手”。
當時討債人中過大半的人都是顧林深使手段安排進去的,在當時,凡是叫囂得最起勁的便一定是被安排進去的。
那些人拿錢辦事,壓根兒不顧及事態的嚴重性,更加不會顧及吳氏夫婦的心理承受能力,他們的心裏就隻有一個信念:隻要將事情鬧得越大,那麼他們能拿到的錢便越多。
正因為如此,以至於最後金立集團整整一個保安隊的武力鎮壓也沒能將那件事情順利地壓下去。
而待到合適的契機,顧林深事先安排好的那顆“定時炸彈”便順利登上了“表演的舞台”。
應顧林深一開始的要求,李明安先是引領著人群撲向了吳氏夫婦,將那夫妻二人欺到了金立集團總裁辦公室落地窗的位置(當然,落地窗也是顧林深提前安排好人故意打開的。)。
爾後又趁當時場麵混亂,順勢掩人耳目地朝吳相宜的媽媽推了一把,眼見她一個踉蹌就要摔下樓去,說時遲那時快,吳相宜的爸爸反手便將吳媽媽抓住了。
可,顧林深周密的計劃又怎麼會簡簡單單便落空了呢?
那些被金錢迷了眼的人們當時滿腦子都是錢!錢!錢!非但沒有一個人出手相助,反倒在關鍵時刻又不顧後果地朝著吳相宜的父親拐了一肘子。
天要亡吳氏夫婦也,當時沒有人能夠救他們。
夫婦雙雙墜樓身亡,天知道吳相宜當時是懷著多大的勇氣站在那裏和那些人虛與委蛇、周旋理論的。
當時有人想著反正老的已經被弄死,再弄死一個小的不過也是再添副棺材的事情,便借故衝到最前麵和吳相宜相互扭打起來,而他的手裏是帶著凶器的—一把隻要以正確的方法用在正確的位置便足以要人命的匕首。
本來當時腦袋裏就是一團漿糊,再加上人自身潛意識裏的自護意識,吳相宜奮力抵抗,還順手搶了對方手裏的匕首。
想著當時顧林深千吩咐萬叮囑的“千萬不能傷了吳相宜”,“定時炸彈”劉明安本著要保護吳相宜不受傷害的想法幫了她一把。
可事與願違,正是他幫吳相宜推攘的那一下,導致吳相宜最後淪落到過失傷人、鋃鐺入獄的下場。
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那一刻,劉明安便知大事不妙,遂二話不說腳底抹油溜之大吉,就連原本顧林深許給他的萬貫家產也不要了。
也虧得他本事,這麼多年過去了,顧林深始終遍尋他不到。
當然,更多的原因也是顧林深壓根兒沒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他身上,後來找不到也便放棄了。
可沒想到踏破鐵鞋無覓處,今天他居然自己又冒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