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當時的顧家遠沒有現在的家業,顧林深的父親有一次外出做生意,途徑一條山路時突遇搶匪,被洗劫一空後,除了一個人和身上破破爛爛的幾件衣服,便分文無有。
正值寒冬季節,又還有大段的山路要走,又渴又餓、饑寒交迫之際,虧得經過一戶農家,被那家的主人所救,才得以繼續存活下去。
而那戶農家的主人不是別人,正是秦宇當時年近中年的父親。
幾日修養,顧林深的父親因還有公務在身自當離去,臨別在即,身無長物,便提筆書寫幾個大字作為信物,並千叮囑萬叮囑,若遇到什麼困難一定要拿著那紙條去找他。
本以為這紙條自己一輩子也用不上的,因此,當時秦宇的父親也並沒有把它當作一回事。
可天有不測風雲,誰也算不到災難什麼時候回降臨到自己頭上。
這不,眼見自己命不久矣,他便不得不把將那紙條給了秦宇,並叮囑他找到顧家人,若他們還念及當初的救命之恩的話,便收留了他。
秦宇當初年紀尚小,除了拿著父親給的紙條去找顧家人,確實是別無去處。
顧林深的父親是個性情中人,更加懂得知恩圖報,當秦宇將事情的來龍去脈細說一遍之後,他二話沒說遍將秦宇收留了,並打算認其當義子。
之後,秦宇在顧家借住的很長一段時間,也得到了不錯的待遇。
可每日的油壺浪蕩、無所事事也終究不是辦法。
再者寄居在別人的屋簷之下,每每夜深人靜之時,父親當初被村裏潑皮無賴欺負、暴打的場麵總也會出現在秦宇的腦海裏,長長久久揮之不去。
也就是那段時間,秦宇終於萌發了要去當軍人的想法。
他希望自己變得強大起來,將來有能力去保護重要、自己在乎的人,絕不會讓父親當初的遭遇在他在乎的人身上再次重演。
好在當秦宇把自己的想法告訴顧家人以後,對方也是不餘遺力地支持,且動用關係網將秦宇送到了最好的部隊。
然而,世間好物不長久,當秦宇在部隊裏學成歸來時,卻又是一個驚天動地的消息刺痛著他的心髒—顧林深的父親去世了。
怎麼就能一聲不吭、毫無征兆地走了他?他還有該盡的孝道沒有盡呢。
無奈,老一輩當家人一走,顧林深眼見著秦宇這一身硬功夫不能白費,便不顧他的反對要安排他去賀以盛身邊當間諜,替自己辦一些違反道義的事情。
說實話,這樣的安排秦宇是打心眼兒裏反對的。
可畢竟顧林深是顧家的人,而他又得顧家的細心照料和安排才得以順利從部隊學成歸來,怎麼能做了忘恩負義的人呢?
要知道,本就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而幾年的部隊生活更是讓秦宇越來越重情重義。
所以,他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拒絕顧林深的要求。
最終,他便還是走上了間諜這條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