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各方反應(2 / 2)

可是現在,張作霖死了,東北軍易主,非但沒瓦解,還和南京走到了一起,這讓村崗心裏火冒三丈。

“司令官閣下,你請息怒,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們雖然這次失敗了,可是這何嚐不是一次機會呢?”

桌子左邊,一個身著軍裝的日本大佐,抬起頭,看著村崗長太郎,勸慰道。

村崗長太郎冷哼一聲,道:“河本君請。”

河本大作挺直腰板,雙手放在膝蓋上,道:“張作霖一死,東北軍當局必然人心渙散,我們曾與他們簽訂的吉敦鐵路承造合同在此刻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執行。”

村崗長太郎沉吟片刻,點了點頭,道:“河本君所言極是。”

這‘吉敦鐵路承造合同’是張作霖準備第二次直奉戰爭時,張作霖為了尋求軍事上的幫助,向日本人交易,日本方麵提出來了的條件。

而這個‘吉敦鐵路承造合同’又稱為“滿蒙新五路”,它是指開原至朝陽鎮、吉林至敦化、長春至大賚、洮南至齊齊哈爾等四條鐵路修築權。

日本關東軍自駐紮東北後,就一向重視控製交通權,而“滿鐵”所控製的鐵路線多是以經濟為中心,缺少循環線路,不利於戰時動員及軍需物品的搬運。

為解決這個問題,日本當局確立了以軍事為目的建設滿蒙大循環線的方針。

如果其攫取的“滿蒙新五路”鐵路全部建成,則在東北南部、北部與朝鮮間成為大循環線路,長春至洮南、長春到大賚至洮南為循環線路。

這樣可以四通八達,有利於軍旅及食料運輸的方便,一旦正式動戰爭,日本軍隊可以從本土迅增援東北,以長春為中心,“南則把守山海關以防支那軍北上,北則把守齊齊哈爾以阻俄軍南下”。

這個如意算盤也是日本迫切索要“滿蒙新五路”的根本原因。

滿蒙五路之約是張有生之年內預付給日本的最後一個密約,也是他最後出賣的一個中國權益。

念及此處,村崗長太郎的臉色也好了許多,讚歎道:“河本君不愧是我大日本帝國的參謀,果然沒讓皇陛下失望。”

而後他的目光看向右側的武官,道:“竹下君你下文件,迫脅督促東北軍履行合約。”

“嗨!”竹下義晴猛地點頭,答應下來。

一切吩咐完,村崗長太郎便讓他們二人退了下去,隻留下一個男子坐在他的對麵。

“藤田先生也是我大日本帝國的精英,這次忍者組也是你帶隊,而如今損失一組成員,藤田先生也要慎重對待才是。”

村崗長太郎語氣沉重中的對著眼前的男子道,帶著一絲告誡。

那個男子長紮起,頭上係著一條布帶,像極了日本浪人,可是卻和日本浪人散出不一樣的氣息。

“司令官閣下請放心,我一定會用那些凶手的血祭奠那些死去的帝國勇士。”

藤田聲音冰冷,咬牙切齒地道。

這次損失一個忍者組,他的心也在滴血,這個組可是他這次帶隊來的組中排名靠前的一隊,如今被殺,他也難以回複甲賀高層,他隻能用實際行動去證明。

“嗯”村崗長太郎點了點頭,不再話。

沈陽城,郊外,一處破廟中。

聶雲看著麵前的趙淩和邵明兩人,一顆心也漸漸放了下來,因為他們的氣息已經穩定了下來,想來已經成功,雖然挺了過來,但是最終結果還是要看他們是否真的增強了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