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霞還在猶豫,心大心小,擔心把興建體藝場館寫進方案會不會太過分?然而,仿佛在一夜之間,《青山日報》和青山市政府網,已經大篇幅把興建體藝場館的炒了起來。
阿啟接受了《青山日報》的采訪,大談特談興建體藝場館的必要性。雖然,阿啟隻是市委副秘書長,但大家都知道,沒有人授意,他是不會在公開場合胡說八道的。電視台在吳月嬌的直接領導下,也搞了一個現場直播,邀請建設局、規劃局、城市管理局等有關領導分析和興建體藝場館的可行性。人大、政協也組織了多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座談會,商談興建體藝場館的必要性。
如果說,那些局長們還有些畏手畏腳,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座談會卻氣氛熱烈,這是他們盼望多年的大事,一直都在提,一直都不見市委市政府這邊有行動,這次,都感受到了春風,歡呼雀躍。
有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說,這是青山市的一件大事,是真正體現讓老百姓得到實惠的民心工程,市委市政府應該下決心了!
錢從哪裏來?
一談到錢,非常頭痛,但是,總有不會頭痛的人。他們提出由市財政撥款,因為,這屬於城市建設的一項內容。城市建設,自然由市財政撥款,如果不夠,再從各縣(市)抽調一部分。
這正合鄭東風的意,於是,這種觀點被放大,刊登在報紙網站上。
嗅覺敏感的郝麗英抓緊追蹤報道,提出要對伍國棟進行專訪。
伍國棟說:“我不便發表意見。”
郝麗英問:“那你告訴我,我應該采訪誰?”
伍國棟說:“你找啟副秘書長吧!”
郝麗英說:“上次已經采訪他了。”
伍國棟笑了笑,說:“那你讓他給你介紹一個人。”
他希望郝麗英去采訪鄭東風,希望他公開表態。郝麗英果然采訪了鄭東風,但是,鄭東風並沒有正麵回答她提出的問題,隻是讚揚了這種民主風氣。他說,希望大家能保持這麼一種風氣,為市委市政府製定青山市的發展規劃,提供有價值的寶貴意見。
在這種氛圍中,王鳳霞再傻也不會不把體藝場館寫進方案了,而市委常委會,也在這種氛圍中,研究通過了人民的心聲!
但是,王鳳霞怎麼也沒想到,興建體藝場館的重任會壓在她的肩上,太多部門單位與這項工程有關了,也有太多部門單位的領導對興建這類工程,比王鳳霞的經驗要多得多得多。
可以說,王鳳霞從沒有搞過土木建設,如果硬說她搞過,那就是在南山市當副市長分管教育時,建過那麼幾所學校,而且,都不是她具體負責的。
吳月嬌說:“怕什麼?要你負責你就負責,又不用你去親自去搬磚拌水泥。”
她說,這是我向市委爭取過來的。
她說,我還掛著總指揮的頭銜呢!有什麼困難?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
她說,這是我們實施方案中的重中之重,是今年工作的重心,我們不負責,還讓其他部門單位負責嗎?你王主席怎麼也不像不敢挑重擔,把困難推給別人的人啊!怎麼就想打退堂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