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企業集團產融結合風險防範問題研究(2 / 3)

三、防範對策

產融結合風險的形式複雜多樣,帶來的危害巨大。因此,筆者認為應結合《巴塞爾協議》、ISO-31000《風險管理原則和實施指引》以及國務院國資委《中央企業全麵風險管理指引》等,建立健全全麵風險管理體係,有效防範產融風險。

(一)加強風險管理文化建設。風險管理文化是風險管理體係的靈魂和核心,有效的風險管理體係建設必須以先進風險管理文化培育為先導,風險管理文化影響著企業經營管理過程的風險管理觀念和行為方式,是內部控製體係中的“軟因素”。因此,企業文化建設應構建產融結合風險哲學,集團高層和成員企業要積極響應和支持風險政策、流程,執行層要不斷加強集團文化中風險管理的培訓和貫徹,確保在意識形態上形成對產融結合風險的重視。

應從三個層麵入手建立和培養企業風險管理文化。一是精神層麵,要通過持續宣傳、研討、培訓,引導員工牢固樹立“業務增長與風險控製相適應、風險成本與風險收入相匹配”的風險管理觀念和意識;二是製度層麵,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製度體係,其次要養成辦事講製度的習慣,通過製度的運行來發揚和發展風險管理理念;三是物質層麵,就是要建立全流程全方位的信息管理係統,通過係統有效控製各類風險,有效降低人為因素。

(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公司治理是以股東為核心的各方利益相關者之間相互製衡關係的總稱。公司治理結構關係到公司權力的有效運行和重大事項的正確決策和有效實施。因此,應嚴格按照現代公司製度建立公司治理結構,清晰界定董事會、高層管理者、風險管理部門等多層次人員的權責,並確保各權力機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有效運行。

董事會不直接執行具體的風險管理,其在企業管理中負責批準、指導和監督職能。董事會通過提供總體方向、決策和統管全局的管理來積極指導和參與風險管理,其進行的公司治理本身就是風險管理在公司結構方麵實施科學和有效風險控製的體現形式。設置風險管理委員會,主管風險計劃的審批、監控與協調,並統管風險管理的全過程,風險管理委員會通過直接和全麵的風險管理活動來為有效的公司治理提供第一手資料,是風險管理的權威、專業和綜合協調機製。設置風險管理職能部門,對企業日常的風險管理工作實施指導或領導,對企業風險管理過程進行管理、協調和報告。風險管理部門必須獨立於產生風險的各業務部門和交易領域。

(三)製定合理產融戰略。戰略風險常被稱為企業的“殺手風險”,企業在戰略決策方麵的失誤,甚至可能會令一家“百年老店”瞬間置於破產境地。顯然,管理企業的戰略風險的重要性無可質疑。在實施產融結合之前,應對集團金融資源掌握情況、金融行業熟悉程度、人才儲備、風險承受等情況進行充分的評估分析,製定適合的產融戰略,采取全麵進入或戰略性進入部分金融行業的舉措;戰略目標的製定應著眼於為集團發展提供金融服務,充分考慮產融結合的風險,以更好地指導集團產融結合戰略的實施和風險管理的方向。

針對戰略管理過程執行環節中的風險,一般用改善和控製的策略而達到減少或消除風險因素,提高企業戰略決策的正確程度和保障既定戰略決策的正確實施。針對戰略發展環境中出現的戰略風險,企業往往難以控製,可以采用風險規避。然而有時候,戰略層麵的風險對企業可能意味著更多的正麵的獲益機會,此時企業應選擇利用風險的策略,變風險為機會。針對企業某些投資行為而實施的戰略性風險管理往往采用風險分散的策略。企業戰略風險管理的成效直接影響到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如果從保障企業總體戰略目標實現的角度來看,企業需要在戰略、操作、財務與聲譽風險管理四個領域實施係統性的整體風險管理。